从战“疫”的警报拉响,到疫情防控战斗的持续,牟家村抗“疫”一线上,总有一些人温暖和感动着我们,他们在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力往一处发,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一道生命健康安全防护墙!
故事一:《争当先锋,筑牢防线》
群策群力,联防联控。牟家村驻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干部,充分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落实上级各项防控措施,号召广大党员和群众充当疫情防控志愿者,精准发力,科学预防,截至目前,已由最初的几名党员志愿者,发展到百余人。他们勇担重责,冲锋在前,履职尽责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当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神”。
“忠孝两难全”康仁。在老母亲身患癌症,老父亲因病卧床的情况下,连续奋战在疫情一线半月有余,康大哥妻子蒋秀兰作为党员家属表示全力支持牟家村疫情防控工作,经常主动参加到村屯值班中,为大家送来暖心的馄饨。康仁说:“作为党员,牟家村的一员,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无私奉献”姚继军。因天气寒冷,村屯值班站岗需要长期坚守。为保障值班人员取暖,姚继军主动将自家汽车无偿借给卡点值班人员取暖,同时每天坚持巡视卡点,维持村屯疫情防控秩序,姚继军说:“耗点油是小事,保障大家的安全才是大事”。
“巾帼英雄”赵金艳。舍小家顾大家,作为母亲的她,放弃给孩子做饭的时间,协助村部对重点场所消毒,分发传单,清扫村部卫生,做好疫情防控的清洁员。
“感恩之心”赵洪光。虽是60多岁的年纪,但作为贫困户的他,没有忘记党的恩情,坚持每天早晨七点到村屯卡点,替换其他值班人员回家休息吃饭,赵大爷说:“相比党对我的恩情,我这点贡献算不上什么”。
“有求必应”李有新。李大爷作为低保户,平时主要靠清扫街道为生。疫情来临时,他们挺身而出,每天完成清扫街道工作后,还利用休息时间参与到村屯卡点和疫情防控宣传中来。从正月初四开始,无一天遗漏。李大爷在村屯卡点时说:“疫情防控是当前最大的事,作为牟家村的清洁员,要让疫情扫地出门,守护好牟家村清洁的大门。”
“责任担当”李云龙。从村屯设立卡点以来,每天坚守岗位,主动担当村里的疫情防控巡视员,不怕辛苦和麻烦,平均每天巡视村屯各街道和卡点4次以上,不管是黎明还是深夜,你总能看到他熟悉的身影,巡逻在牟家村的大街小巷。
“夫妻上阵”赵京国。赵大哥常年体弱多病,有时痛风病发作,连床都起不来。在村屯卡点值班期间正值他身体不舒服,但他仍主动提出让其妻子安相莲代替值班。他说:“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贫困户,我们人穷志不穷,党给予我们政策和关怀,我们贫困户要争当表率,我不能上,就让我妻子代替我上,坚守好牟家村的每一片土地,争取早日赢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全家上阵”张景盛。作为退伍老兵的他,既是常家屯的队长,又是常家屯的“警务员”。疫情防控期间,他率先垂范,带病上岗,日夜坚守阵地,不仅自己默默无私奉献,还要求全家总动员,妻子充当村屯卡点“守门员”,女儿充当后勤“保障员”,为大家免费煮鸡蛋,把家搬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线上。
“带病上岗”李天明。贫困户李天明,因患脑血栓刚刚出院,不顾自身安危,主动到村屯卡点值班,他说:“只要我身体允许,就会和大家站在一起,消灭病毒”。
“暖心大爷”张万福。张大爷从正月初五以来,一直主动坚守在村屯卡点的岗哨上,细心地给路过卡点的车辆和人员讲解疫情防控知识。大爷一本正经的样子,显得精神头十足,始终用自己的精神状态鼓舞村民群众共抗病毒。
“不忘乡情”李翠英。今年刚搬到磐石市居住的李翠英,不忘乡情,在老伴患有脑出血后遗症的情况下,仍主动参加志愿者活动,回到安乐屯卡点值班,和本村村民安相莲一同守护着安乐屯的平安健康,成了村屯卡点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就是这种榜样的力量,铸造了牟家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截至目前,共排查出务工返乡和探亲人员42人,进村入户摸底排查宣传150多户,悬挂宣传标语7条,发放疫情防控宣传单360余份,启用村村通“大喇叭”4个,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覆盖全村村民1540余人,建立疫情防控社会宣传教育微信群3个,对村内饭店、小卖铺、加油站等公共活动所区域进行集中清扫消毒20余次。通过牟家村志愿者团队的协同作战,共同努力,积极防疫,全村形成群防群控合力,做到了稳防稳控。
故事二:《老骥伏枥,初心不改》
在牟家村疫情防控的一线上,还有这样一群党员,他们年过花甲,平均年龄60岁以上,却不畏严寒,主动请缨,自发组织投身到疫情防控志愿者工作中,将基层疫情防控网织密织牢,守护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白天他们充当村社道路交通协管员、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员;夜晚他们担任左邻右舍的“保卫者”,朋友家人的“守护者”。他们是基层群防群治最真实的写照。
牟家村原村书记袁守新:“虽然我已退休多年,不住在牟家村了,但党员的初心我一直没忘,村上设立劝返点,有效提升了村民对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作为一名党员,我认为口号喊得再响,还不如自己做的好,所以我志愿到劝返点值班,出发点就是保护村民不受疫情的侵害。”
常家屯老党员陶凤英:“虽然我已年迈,还有心脏病,但国家有难,疫情严峻,作为党员我必须挺身而出,不但我要做表率,还要让我的外孙参加到其中,增强他的担当意识。”
常家屯老党员吴树立:“现在年纪大了,在家也不做什么事,我自愿来到岗哨这里,站好每次岗,撤哨之后,我再离岗。”
安乐屯老党员吴自学:“为了帮助村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带头行动,并且每天动员群众到劝返点值班,守好村子的大门,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相信,疫情防控战役一定会胜利。”
安乐屯老党员金库星:“别看我今年70多岁了,身体还有残疾,但我总想为村里做点贡献,不能忘记党对我的恩情和关怀。”
王家屯老党员高秋福:“每天看到干部们到处宣传、值守,很辛苦,也很感动,作为一名党员,国家有难,我也要尽一份力。”
故事三:《人心向暖,共盼春来》
众志成城抗疫情,爱心捐赠暖人心。自疫情爆发以来,牟家村切实可行、科学奏效的疫情防控手段,赢得了百姓的高度好评。众多百姓和帮扶企业也雪中送炭,送来了暖心的温情。
吉林市众合食品有限公司。为全力支持牟家村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为牟家村捐赠口罩500个,40箱自主品牌生产的鸡蛋,为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了关爱和支持。
牟家屯村民王刚。主动找到村部,无偿捐赠2000元,用于购买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牟家村抗击疫情一线人员的安全。当问到他为什么捐款时,王大哥说道:“基层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冲锋在一线,我尽点微薄之力,是应尽之责。”
常家屯村民张红霞。虽然人远在外地,但不忘家乡疫情,匿名捐款1000元,为牟家村购买疫情防控物资。张大姐说:“虽然我身单力薄,不能和大家一同并肩作战,但我的心永远在牟家村的疫情防线上。”
安乐屯村民刘国权。刘大哥是村里的养鸡专业户,为主动帮助解决值班站岗人员的午餐问题,无偿捐赠牟家村90斤鸡蛋,让村里值班人员吃上了热乎饭,暖心蛋。鸡蛋虽小,但刘大哥的情意无限。当大家吃到鸡蛋时,刘大哥脸上露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
常家屯村民张福贵。卡点值班期间正值隆冬,各村屯封闭,新鲜的蔬菜很难买到,张福贵作为村里蔬菜养殖户,主动捐赠新鲜蔬菜2箱。张大哥说:“虽然没有多少蔬菜,但希望为疫情防控尽一份绵薄之力”。
故事四:《最美逆行,青年之志》
乡村最美“逆行者”,大学生志愿者。1月31日,牟家村向全体村民发出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倡议书。牟家村4名大学生主动放弃假期,不怕苦,不怕累,坚守村屯卡点,严格排查外来人员信息,入户发放宣传资料、杀菌消毒,几乎参与了疫情防控的所有工作。他们年轻的身影,给牟家村这场疫情防控留下了最美的瞬间,展现了新时代的青年之志。他们分别是吉林大学的赵书琦、东北电力大学的袁志强、安阳师范大学的袁丽娜、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的王赛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