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专题专栏>防控一线党旗红

磐石市文明实践志愿者:逆风而行,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堤坝”!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20-02-14
  越是重要关头,越能映照初心,越在关键时刻,越显担当精神。连日来,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磐石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第一时间下发倡议书,号召广大志愿者科学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中心统筹组织下,磐石市文明实践志愿者迅速响应、快速集结、火速出击,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精神,以行践言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石城大地铸就了一道坚固的“红色堤坝”。

与时间赛跑,将防控举措落实到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号令之下,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通过网格化管理、精准化施策,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疫情防控举措,吹响出征号角,投身疫情防控一线。


  明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眼下,明城镇古城村又招募了一批青年志愿者。他们是寒假在家的大学生,看到志愿者每天身穿红马甲走街串户地为疫情防控而努力着,深受感动。大学生志愿者表示:“作为年轻人,理应为守护家乡做些什么,当下疫情防控任务艰巨,我们更应该彰显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用奉献擦亮青春底色。”目前,明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共组织上岗志愿者1000人,协助做好排查、消杀、宣传等工作。


  黑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空间,保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黑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镇卫生防疫志愿服务队对域内140余家门店进行消杀,确保无遗漏、无死角。


花式宣传,将预防知识送入千家万户


  “今年过年,不串门、不聚餐……”文明实践志愿者利用各自优势,借助“村村响”大喇叭、移动音箱、手执扩音器、流动宣传车、条幅、入户发放宣传单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启了花式防控宣传模式,努力做到防疫知识人人知晓。


  烟筒山镇成立志愿者流动宣传队。疫情不消散,忙得连轴转。眼下,烟筒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临时组建了志愿者流动宣传队,他们戴着口罩、穿着红马甲、举着志愿服务队旗,全天穿梭在镇内大街小巷,或是向过往车辆宣传疫情防控措施,或是引导车流,或是张贴宣传海报,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坚固防线。


  石嘴镇利用微信群开展线上宣传。为了让村民及时了解掌握最新疫情防控知识和相关政策,石嘴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发挥网络志愿者作用,利用各村屯微信群,组织开展权威信息转发、点赞志愿服务活动,将党政机关最新政策和科学预防知识送进千家万户。目前,石嘴镇共组织开展了850次网上宣传活动,200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守望相助,传递共克时艰的勇气与信心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对广大志愿者来说是一场洗礼、一场淬炼。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当众多志愿者冲锋在前、奋战疫情防控一线时,还有一些志愿者心手相牵,默默奉献,用爱汇聚成战胜疫情的强大信心。


  红旗岭镇志愿者捐赠疫情防控物资。市政协委员、志愿者张天祥心系家乡、胸怀大爱,为红旗岭镇各防疫点位捐献酒精1600升,用于疫情期间日常消毒。


  吉昌镇志愿者为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生活用品。按照全市疫情防控部署要求,从外地返乡人员要自行居家隔离14天,他们的生活如何保障,成了吉昌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最挂念的事儿。志愿者每天两通电话,询问他们身体状况的同时,了解日常所需,每隔3天到镇里采购一次,保证了居民日常生活需求。


  磐石市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也纷纷高举志愿服务大旗,逆风而行。蓝天救援队志愿者不畏严寒,在零下30度的天气里,全力协助民政部门为全市各体温监测点搭建帐篷;石城救援队志愿者走进火车站、高速公路出口认真做好体温监测、信息登记、场所消杀;汇城国樾府志愿服务队从2月5日开始组织30余名志愿者对城区300余栋老旧小区进行公益性循环消毒;“爱之家”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捐款购买方便面、热贴等物品,捐赠给磐石市红十字会;磐石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为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捐赠800个医用口罩,用于一线志愿者防护使用……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发出疫情防控最强音,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40次,参与人数达500余人。


  与此同时,磐石市青年志愿者、文艺志愿者纷纷行动,立足实际,精心策划多种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凝聚起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磐石市广大文明实践志愿者不畏艰险、众志成城、顽强拼搏、勇挑重担,筑起了磐石市疫情防控的“红色堤坝”。




下一篇文章: 昌邑区党建联盟铸就红色防疫“共同体”
上一篇文章: 丰满区多措并举 激励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