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在船营区北极街道岭前社区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内,50名社区党员与党建联盟单位的代表一起,纷纷将自己亲历的、最自豪、最幸福的事向党诉说。开展形式活泼、内涵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为人民群众提供红色精神食粮,这已成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果的“江城模式”。
岭前社区称得上是我市社区中的“新闻人物”。与它相关联的一个非常有象征意义的事件是,他们现在的社区党委书记、省人大代表王辉,当年是我市第一个拥有大学本科学历且自愿报考被录用的社区干部,而这个社区发展变化的每一个细节,都是我市城市基层治理工作的缩影。
14年前,岭前社区所有工作人员都挤在一间借来的平房中办公。在不足30平方米低矮、阴暗的房间里,密密排布的办公桌椅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狭小局促的环境,不仅禁锢了社区工作人员创造、创新的能力,更大大降低了城市“末梢神经”的灵敏度。
党的根基在基层,基层群众是党的血脉和力量的源泉。打通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是党固本强基的内在要求。
为此,我市不断强化社区的要素支撑,不断完善社区保障体系。我市陆续出台30余部制度规定,为社区办公场所、人员配备等软硬件建设进行顶层设计,通过明确组织设置、功能定位、工作职责、党员管理、服务群众、运作保障等举措,为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完备支撑。
王辉当年报考社区干部的经历,很快成为了历史事件。目前,全市社区工作人员平均年龄为37岁,大专以上学历占85.5%。另外,300人的社区党组织书记后备人才库和600人的社区“两委”委员后备人才库中,拥有大学本科学历的比比皆是。他们成为社区创新发展、传承红色基因的中坚力量。
短短的几年间,全市282个社区的办公场所焕然一新,全部达到500平方米以上,红色引领有了“用武之地”。除了高高悬挂在门楣上融合中国结元素设计的红色“中国社区”标志之外,遍布我市社区的党建广场、党建长廊、党建园地、党建墙、党建路等党建地标和红色元素,如雨后春笋,成为传播红色主旋律、凝聚人心、为发展助力的重要阵地。
党建创造和谐。昌邑区文庙街道天胜社区党委书记樊晨深有体会。樊晨带领的天胜社区党委,以居民需求为服务的切入点,以美化居住环境为服务的连接点,以邻里和谐为落脚点,牢牢抓住党建这根主线,打造红色大院、红色楼栋、红色长廊、红色广场、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红色商宇楼、红色商圈、红色物业……最终兑现了“红色惠民”的初衷。
该社区的朝阳世纪城小区,共有6栋居民楼,居民多为回迁户,其中老年人口占小区人口三分之一。为服务老年居民,社区定期在这里举办邻里节、百家宴、蛋糕祝福等邻里守望活动。以这些活动为媒介,党员带头走出家门,打破“防盗门”界限,对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再加上社区和朝阳物业服务中心的配合和投入,小区内街路整洁、环境优美。如今,这里是792户居民的温馨港湾,更是令人向往的和谐大院。
独木不秀、独枝不春。为改变城市基层党组织“单打独斗”局面,弥补其先天力量不足的缺陷,我市围绕健全城市基层组织框架,突出街道社区党组织核心地位,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扎实推进城市大党建“共同体”格局的形成。
将党建联盟建设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是丰满区江南街道在构建大党建格局中,以党建促管理、促服务的有益尝试。
无论从面积、人口,还是所辖社区数量来看,江南街道在我市绝对算得上是个“大”街道。全街14个社区54个小区,有一半是弃管小区,并且还有31栋弃管楼。面对这样一个因“大”而来的烦恼,2017年3月,江南街道党工委启动“小红帽”志愿服务活动。这种“党建+志愿服务”的新模式,很快就在社区管理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该街道创业社区“小红帽”志愿服务队,成立不久就赶上小区进行宜居改造。志愿者们主动担当居民“发言人”,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与社区、施工队沟通,确保小区改造顺利进行。石油小区的志愿者付文江,自费买来涂料,将休闲广场上的坐椅粉刷一新。他还头顶烈日修剪树枝,给居民创造纳凉的好去处。
“小红帽”在居民中很快“火”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参与主体也由社区工作者、党员、居民扩大至驻街单位。江南街道党工委因势利导,去年10月,他们吸纳辖区内北华大学等77个驻街单位,成立了江南街道党建联盟。
像江南街道这样,我市目前共有各级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小组+联盟”300多个,吸纳各类成员单位900余个,撬动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开放场所200余处。近千个基层党组织携手,建立起庞大的党建“朋友圈”,服务民生更有力。
以党建为引领,蕴含于其中的管理智慧,不乏源自基层的创新和创造。正是这些“接地气”创新与创造,为我市基层党建增添了无穷的生机与活力。
龙潭区在设计基层党建载体中,将时下流行的电商“快递”服务与“幸福龙潭”创建有机结合,打造出覆盖全区社区居民的“幸福速递”服务品牌。居民足不出户,一个预约,就可等待“幸福来敲门”。
昌邑区绿地·筑石红社区,建立起了社区党组织主导,社区、物业、业主三方交叉任职、共建共享的“三方联动”模式,加快了和谐社区的创建,使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丰满区龙城社区结合社区居民年轻人居多的实际,创造“指尖党建+N”新模式,打造出了新型“智慧社区”。
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打通了城市血脉和“末梢神经”,激活一池春水,让我市市民收获着和谐,感知着幸福。记者 赵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