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为切实转变“六种风气”,组织部门率先垂范,从文化建设入手,积极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组工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四型”组工干部队伍,树立组工干部新形象。
培育组工精神文化,建设公道正派的组工干部队伍。组织开展“一季一主题,一月一活动”红色书香主题活动,以科室为单位推荐优秀书目,进行互读互评;举办12个班次的“周末讲堂”,邀请《中国共产党蛟河历史》编纂人为组工干部宣讲党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组工干部理想信念;定期组织观看公文写作、金融、法律、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专题片,部领导、科室负责人轮流上讲台,传授、探讨组工业务。学习李林森、兰辉等先进事迹,先后开办6次组工论坛,开展“做优秀基层干部”大讨论活动,23名组工干部做了主题演讲。
培育组工制度文化,建设作风过硬的组工干部队伍。健全和完善业务工作、内部运行和工作落实三项机制,做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在业务方面,对干部任用、监督、教育、管理等6大类、86项工作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对内部运行上进行“查误纠偏”,主要对学习培训、选调任用、考核评价等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制定《组工干部学习培训制度》、《组工干部选调制度》、《组工干部定期轮岗交流制度》;实行工作责任制,制定《组工干部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组工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工作动态督查制度》,做到组织工作有目标,有责任,有落实。
培育组工行为文化,建设务实创新的组工干部队伍。健全考核激励制度,在部机关开展“比调研评笔杆子、比创新评金点子、比服务评好作风、比业绩评优秀组工干部”为主要内容的“四评四比”活动。落实《组工干部“十严禁”纪律要求》,制定《组工干部廉洁自律行为规范》和《组工干部行为规范》,要求组工干部言行举止符合组工干部的职业身份,对接待来访干部群众、接打电话、下乡调研及检查工作等四个方面进行规范,实行服务、语言、礼仪标准化。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落实到组工干部的行为中,对组工干部“八小时”内外的行为作出具体规定,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培育组工环境文化,建设团结和谐的组工干部队伍。组织开展“学习与运动同行”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开展拔河、球类竞赛、举办交谊舞、歌唱、演讲和辩论等比赛。动员干部根据个人兴趣爱好,至少选择一项体育项目,坚持锻炼。实行不定期组织部长约谈制度,结合季度讲评、廉政谈话、干部调配等工作,通过谈心交流、活动凝聚、感情共融的方式,增强组工干部集体荣誉感。目前共组建乒乓球、摄影、游泳、自行车等兴趣小组7个,先后组织文体活动3次,参与干部8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