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吉县“源头息访”四部曲打造组织部门“和谐信访”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2-03-12
永吉县坚持将组织工作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源头,通过入户寻访、信息公开、畅通渠道、结对帮扶等举措,努力将结案息访关口步步下移,使群众满意度节节攀升。
畅通渠道,接访全方位。采取“直通、网通、卡通”等三种方式,畅通民情反映渠道。“直通”,即建立由部长负总责、分管部长具体抓、科室工作人员紧密配合的“部长接待日”制度。接待日当天,由一名部领导在指定地点值班接访,针对群众诉求进行牵头办理,限期答复。“网通”,即依托互联网建立“部长手机信箱”和“信访QQ群”两个网络信访平台,利用县乡(镇)村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将两个平台与全县所有行政村联通,群众只要登录互联网或“信访QQ群”,即可完成信访举报。“卡通”,即统一印制征求意见卡,利用休息日,组织部机关干部走上街头,现场发放到群众手中,广泛征求群众对全县干部任用、基层组织建设等工作意见。实行“三通法”以来,共发放征求意见卡5000余张,接访各类信访案件34件,均已圆满解决,有效防止了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
入户下访,沟通零距离。结合“组织部长下基层、组工干部访民情”活动,成立3个民情小组,由部领导带队,广泛深入到村屯开展下访活动,及时掌握组织工作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具体做到“七必谈”和“五必做”。“七必谈”是指对乡村党组织书记、县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国前老党员、困难党员、困难群众、乡村企业负责人、思想波动较大的党员群众等人必谈。“五必做”是指在谈心谈话中积极讲解国家《信访条例》;宣传县委、县政府在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安排部署;了解基层党员群众的生活情况和实际困难;征求基层党员群众对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认真记好“民情日记”。活动中,组工干部共深入基层访谈1000多人次,撰写民情日记200余篇,收集整理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166个。
信息公开,解惑面对面。建立健全组织工作公开通报制度,定期开展“组织工作答记者问”等活动,利用永吉党建网、手机短信、党建工作QQ群等媒体,及时向外发布基层组织建设、干部工作和人才等工作动态。开展“组织工作开放日”活动,从全县各领域选出群众代表,走进组织部开展“观摩一日行”。活动中,组织部领导就创先争优、县乡换届情况、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等重点工作向群众汇报,现场解答代表疑问,做到让群众揣着疑问而来,带着满意而归,成为组织部门的义务“宣传员”,有效防止了政策不解类上访事件的发生。目前,全县已开展2期“组织工作答记者问”活动、2期“组织工作开放日活动”。
帮贫解困,关爱心连心。结合“三帮双促”、“五联五送”等活动,实施“信访户帮扶工程”。将全县各乡镇重点信访户的帮扶任务全部分解到村、乡镇党委和县直帮扶单位,实行“一名上访户,三级帮扶,一包到底”的“131”责任体系。具体实行“三个优先”。一是生活困难优先解决。协调有关部门在民政救济、低保吸纳、大病救助、子女就学等方面优先考虑信访户。二是创业政策优先照顾。协调有关部门将小额贷款发放、扶贫项目实施、企业用工等工作涵盖到每位信访户,保证他们优先受益。三是生产技术优先指导。县农业局、科技局等部门对信访户进行上门培训指导,传授疫情预防、病虫害防治技术等相关知识,提高信访户创业致富本领。目前,已有121名副乡局级领导干部、69个基层党组织与信访贫困户结为帮扶对子,举办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14期,培训265人次,帮助协调解决生产生活难题347个,协调创业资金7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