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组织部长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研讨会议结束后,舒兰市委组织部立即召开全体部机关干部会议,认真传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马少红讲话精神,积极开展学习研讨,并结合做好下半年的组织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贯彻落实意见。
一、高质量完成乡镇换届工作,努力在换出好班子、好思路、好风气中创新发展。一是把握好用人标准,把人选准用好,把班子选优配强,重点是选好配强乡(镇)党政“一把手”。进一步加大换届纪律教育宣传力度,抓住关键环节,确保换届工作不出问题。二是采取“三征求一审查”的方式形成好一个报告。“三征求”即报告初稿形成后,征求党代表、机关干部、基层村干部和群众三个层面的意见,之后报督查组审查确定。三是选好党代表、开好党代会。选党代表要把好“三关”,即严把代表的构成关、审查关和产生关,确保代表的广泛性和先进性,为开好党代会提供坚实基础和保证。
二、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努力在完善干部选用、管理和监督机制中创新发展。一是完善干部选用机制。进一步规范实行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继续实行全委会实名推荐办法和新闻发布会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探索推行以“九比九看”为主要内容的“比选择优”办法,切实把人选准用好。二是健全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评价机制。进一步完善“四位一体”考核评价办法,实现定量考核与定性分析有机结合,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出科学准确、客观公正的评价。三是进一步强化干部监督机制。探索建立关键岗位领导干部管理办法,对关键岗位干部,进行重点配备、重点教育、重点管理、重点监督、重点谈话。充分运用“三位一体”监督平台,进一步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实行干部选任工作“六公开”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满意度。
三、抓好人才工作重点任务,努力在实施具有舒兰特色的重点人才项目中创新发展。一是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健全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使用、服务和管理等制度,采取建立创业基地、培树产业带头人、开展“阳光培训工程”、典型引导带动等措施,培养220名“兴农带富之星”,评选100名优秀乡土人才,带动和引领党员群众共同创业致富。二是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企业人才素质提升项目,开展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大力推进省“双百千万”人才工程,积极引进掌握关键技术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层次人才到舒兰创新创业。三是建立人才激励培养制度。优化激励环境,确立定期表彰制度,开展“舒兰市第三批拔尖人才评选表彰”活动。
四、加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努力在抓实基层、打牢基础中创新发展。一是抓好“村级组织规范化建设年”活动。突出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党组织服务民生网络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五个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三项工程”攻坚计划。高标准完成今年新建41个村部任务,召开全市“村级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年”现场会,进一步总结经验,推进工作,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二是抓好“示范村提升、后进村提高”建设。采取“三包四扶一督查”办法(即:三包:市级领导包村、乡镇领导包责、派驻干部包扶;四扶:企业帮扶、政府扶持、部门包扶、站所扶助,一督查:每月进行一次督查通报情况),确保吉林市级6个示范提升村、6个后进提高村和舒兰市级12个示范提升村、12个后进提高村全部达标升级。三是抓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重点抓好5个综合培训基地、10个党员创富实践基地、20个党员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党员创富技能培训力度,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的岗位能力和创富能力。抓好现代远程教育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星级示范点创建”活动,投资100万元建设20个乡镇远程教育分中心,不断扩大远程教育覆盖范围,在非公企业、产业协会、示范基地等设立远程教育站点。四是抓好“示范社区创新提升、薄弱社区攻坚达标”活动,采取领导联系包保、市直部门包扶、辖区单位帮扶、派驻干部协助等工作措施,抓好12个社区办公场所建设,8个示范社区创新提升、4个薄弱社区攻坚达标工作,进一步抓好社区“六联”活动,不断推进社区建设创新管理工作。五是抓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试行市委组织部、党委、党支部“三级联合培养”模式,突破“两新”组织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难点。
五、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在打造群众满意工程中创新发展。以舒兰市“树公仆形象、做勤廉楷模”为活动载体,扎实推进“三帮扶”工作、“双促”活动、“三走进、三服务、五为民”活动,紧紧围绕实现“五大攻坚”任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点突出抓好“三帮扶”工作,深入实施“434”工程,真正做到真帮实扶,持之以恒。组织市、乡两级机关4000名党干部、党员技术人员、党员志愿者与4000户重点困难群众结对子开展帮扶;市级领导干部、乡局级领导干部、乡局级后备干部等3个方面近千名党员干部与困难党员结成帮扶对子,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市级领导、市直部门、规模企业、乡局级后备干部等4个层面与210个建制村、16个社区“结对共建”,确保全市建制村(社区)党组织整体升位晋级。通过设立“困难党员专项帮扶资金”、建立党员创业培训基地、健全服务民生网络等,不断健全“三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
六、强化组织部门自身建设,努力在落实好“七一”讲话精神中创新发展。一是把学习贯彻“七一”讲话精神作为组工干部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学习计划,完善学习制度,全面准确地掌握和理解讲话精神实质,做到先学一步,学深学透。二是把“七一”讲话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以组工干部下基层、干部联村包户等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三帮扶”、“双促”、“三走进、三服务”活动,变素质为能力,变了解为解决,做到先走一步,走在前列。三是把“七一”讲话精神落实到换届工作中,坚持党性原则、严守换届纪律,树立公道正派、严于律己的组工干部形象,保证换届风清气正,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公信度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