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市委组织部 | 江城党建网 | 干部学习园
当前位置:首页>组织部门自身建设

谈组工干部的公仆意识

作者: | 来源: | 访问:0 | 时间:2011-04-18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是“管党员的党员”、“管干部的干部”、“管人才的人才”,也是党性最强的干部,更应成为公仆意识最强的组工干部。要成为公仆意识最强的组工干部,就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锤炼党性修养,强化为人民服务宗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做组织工作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如何锤炼出最强的公仆意识,笔者以为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正”。正,即公道正派。中组部王秦丰副部长在“全国组工文化论坛”上的讲话指出:公道正派是“组工文化的本质特征”。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最基本的要求,是切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权力的神圣职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的根本所在,是一名称职组工干部的必要条件。公者,政治坚定、对党忠诚;道者,恪守原则、敬畏法度;正者,刚直不阿、光明磊落;派者,情趣高雅、崇尚科学。组工干部,要时刻记得“政之所兴,在顺民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立党之基、执政之本,“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 组工干部的公仆意识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疾苦时时刻刻地放在心上,外之于举止、见之于言行,公正处事,坚持原则不动摇、纪律不放松、标准不走样,不为权利所牵、名利所诱、美色所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二是要“学”。“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学习是固本之举、学习是浚源之措,组工干部强化公仆意识必须把学习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学习加强个人理论和思想修养,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在学习中,组工干部要向《党章》学,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履行好党员的义务;要向文件学,深入知晓服务群众的要点,做好人民的公仆;要向身边学,增长服务群众的才干,创造性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向基层学,深切感受群众的疾苦,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非学无以立党执政,组工干部要在学习中强化公仆意识;非学无以博艺广才,组工干部要在学习中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
三是要“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的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但体制的不健全,也催生了少数干部的官本位、求私利的腐化思想,根本的原因就是公仆意识的群众观和权力观错位。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员要接受监督》一文中说:“共产党员谨小慎微不好、胆子太大了也不好。一怕党,二怕群众,三怕民主党派,总是好些。”组工干部工作岗位特殊,总会被一些心术不正、利欲熏心的人拉拢、公关,称兄道弟者有、聚众营私者有,可谓是花样繁多、不断出新。组工干部作为党性最强的干部要具备防腐的能力,明确腐败与公仆意识不两立。坚决杜绝,盲目攀比、假公济私的索取意识;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贪婪意识;主仆颠倒、重权轻法的主子意识。坚决不做,保“乌纱”的“惰”仆;主子派头的“悍”仆;小圈子小集体的“私”仆;削尖脑袋向上钻的“奴”仆;以权压民的“恶”仆。防微杜渐,组工干部要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在不断的防腐拒变中锤炼自己的公仆意识。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强化组工干部的公仆意识非朝夕之功,在不断强调公仆意识的同时,要加强和创新群众监督的制度建设,开辟和引导群众监督的渠道,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

(蛟河市委组织部王廷亮)



下一篇文章: 养成四种习惯,炼就组工干部的“铜头”、“铁腿”
上一篇文章: 船营区委组织部紧密围绕“三条主线”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