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整改报告
  2014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克服了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等困难,经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步步推进,保证《条例》正式施行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总体进展良好。按照《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全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吉政办函〔2014〕59号)及《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落实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吉市政办函[2014]62号)等文件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主导思想,现将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自查情况和整改措施报告如下。
  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情况
  在主动公开信息中,为了方便群众了解信息,通过多种方式发布信息。一是选用信息化手段,在蛟河市政府信息网上进行发布;二是通过电子信箱、传真电话和函,作人工答复;三是依托市政府信息公开,提高查询服务,受理投诉、咨询申请服务;四是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等途径进行发布。在主动公开信息中,始终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尽最大限度地把政策、法规、新闻动态及时通过各种渠道对外公布。少数不便公开或公众需求量很少的信息资料,通过依申请公开这一方式公布。除信息网站上公布之外,需要查阅相关的文件依据等可以直接到市信息公共查阅点进行查阅。
  目前,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涉及143个单位,其中行政部门65、企事业单位78个,均已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领导机构,都能按要求完成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工作机制和制度建设的情况
  为了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起步工作,加强统一领导,强化部门协作,蛟河市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于技群同志为组长、市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市政务公开办具体负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日常管理工作。
  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先后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对全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部署、有措施、有检查,下发了《2014年蛟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并制定本级《蛟河市行政机关澄清虚假或不完整政府信息制度》、《蛟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社会评议制度》和《蛟河市政府公开信息送交制度》、《蛟河市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则》、《蛟河市政府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蛟河市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报备制度》、《蛟河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等各项制度,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公开方式和时限要求;建立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机制,制定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工作规程,明确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环节具体要求,保障申请人合法权益;建立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有关保密审查的职责分工、审查程序和责任追究办法,切实做好该公开的公开、该保密的保密,确保不出现泄密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有效推进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开展,全市各单位也相应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配套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常态化机制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加强制度建设,继续完善工作考核、要求各单位专人负责,依法办理公开申请,规范办理程序,完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以及保存备查等环境的流程,建立本部门、本系统依申请公开答复的商讨机制,及时向市政务公开办报备因依申请公开答复不当引发的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制定完善了“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等制度,严禁在工作中出现推诿拖拉的现象出现。
  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工作
  1、推进行政权力运行信息公开工作。 这项工作蛟河市在2014年3月份已全面启动,也是14个专项整治工作的内容之一,目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重点是了建立行政权力清单制度,公开了权利运行流程,完善审批八公开, 经进一步审核,蛟河市行政审批项目共有291项,经过理顺审批流程更为科学合理,时限得以压缩,效率明显提高。在审批过程中加强项目办理过程和结果的信息公开,并能及时公开取消、下放的行政审批信息,使行政审批行为更为公开透明。
  2、推进财政资金信息公开工作。这项工作以财政局、审计局为牵头单位,按照要求2015年县市级三公经费全面公开。为更好的完成好此项工作,蛟河市于今年开始全面做好公开前的准备工作。
  3、公共资源配置信息公开工作。这项工作主要涉及征地、国有建设用地和矿业权出让、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保障性住房、政府采购、工程建设项目七个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主要涉及的部门为国土资源局、住建局、财政局、农业局及相关的乡镇街区。对涉及到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布署工作,在明确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的基础上,按时间进度检查信息公开落实情况,从而促进工作的开展。
  五、几点建议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政务公开工作的面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更需要我们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基层人员明确工作内容和重点,使政务公开工作更好的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发展,目前蛟河市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中心合署办公,政务公开工作涉及65个机关单位,78个企事业单位。可以说工作面广、任务重、人员少,各县市区这个问题普遍存在,在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中,就会存在到基屋指导工作的时间少,深入程度不够的问题。同时基层单位负责政务公开人作的人员变动比较频繁,新接任工作的人员对工作内容的不明晰,把握不准,在开展工作中就会存在接续不到位的问题。建议吉林市政务公开办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每年至少举办一次政府信息公开培训,一方面满足工作任务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强化政务公开队伍的建设。
                                                     
                                                         蛟河市政务公开办
                                                         2014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