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0-03-01    点击数:

    

   根据省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09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吉市政公组[2010]1号)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要求。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的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与附表等七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

一、概述

推进开发区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是吉林经开区管委会为了保障投资者、企业法人、其他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管委会工作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开发区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的一项重要工作。2009年,吉林经开区管委会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吉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的要求,在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政务公开影响力、增强政务公开针对性、做好政务公开保密工作、强化与相关部门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立组织制度保障,加大政务公开力度

1.成立了以管委会主任郑国学为组长、纪检书记李晓芒为副组长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和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政务公开工作检查,并将政务公开作为重要考核标准列入绩效考核范围。

2.制定并下发了《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通知》、《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公开工作方案(试行)》等文件,明确政务公开内容,并建立政务公开举报、监督机制,对外公布举报电话,受理群众举报,接受社会监督。

3.加强硬件设施建设,根据方案的要求,对管委会投资服务中心政务公开环境进行了统一规划设置。同时还在中心设置门户网站查询终端,方便企业进行现场查询和业务办理。完善经开区门户网站建设,开辟“管委会公告”、“主任信箱”、“业务咨询”等专栏,及时发布国家、省市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核实处理廉政举报和信访投诉,受理和答复各种业务咨询。

(二)紧密结合日常工作,增强政务公开针对性

1.继续推进政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编写了政务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方便查询政务公开信息。同时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的相关工作规范,完善相关工作记录,建立和规范工作档案。

2.增强信息公开的时效性,对门户网站内容的维护时限作出了具体规定,信息发布类栏目原则上在信息生成后2个工作日内发布,办事服务类栏目原则上在3个工作日内发布,交流互动类栏目原则上在3个工作日内答复。

(三)教育管理两手抓,做好政务公开保密工作

1.加强网络安全保密意识宣传教育,经常性地开展保密教育培训,大力普及计算机及网络安全保密知识,牢固树立保密意识,切实增强忧患意识,严守保密规定,规范技术操作,增强防范窃密、泄密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2.建立信息审核机制,建立规范的信息采集、审核和发布制度,分级管理,严格把关,杜绝涉密信息上网。

(四)强化与相关部门合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1.积极响应省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定期公布监督举报电话、意见信箱、服务企业措施,定期向市政府政务公开部门报送政务公开信息。

2.提高政务服务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服务大厅综合服务功能,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制和首办负责制。各服务窗口依据具体事情具体解答的原则,力争给予每位咨询者以满意答复。

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结合开发区工作动态在省市新闻媒体、政府网站和信息刊物上进行相关宣传报道,塑造开发区良好形象。

二、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的情况

(一)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的数量。

2009年,吉林经开区管委会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共计452条,全文电子化率为100%。

(二)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的主要类别情况。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主动公开政务信息类别主要包括机构设置、工作规则、地方法规和规章、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财政收支及专项资金使用、行政事业性收费、年度工作总结、行政许可事项审批、非行政许可事项审批、应急预案及其他需公开的信息等11个类别。

1.机构设置。公开管委会机构设置、各单位职能简介、联络方式等有关情况。2009年共公开相关信息53条。

2.工作规则。公开管委会及各局、室工作规则、会议规则和工作流程。2009年共公开相关信息11条

3.地方法规和规章。公开省市政府制定出台的相关法律规章。2009年共公开相关信息75条。

4.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公开国务院及有关部委出台的规章。2009年共公开相关信息54条。

5.财政收支及专项资金使用。公开管委会、九站街道、社会事业管理局年度财政收支情况及农业、优抚等专项资金使用情况。2009年共公开相关信息5条。

6.行政事业性收费。公开经开区年度行政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批准机关及文号等有关情况。2009年共公开相关信息6条。

7.行政许可。公开涉及行政许可事项的名称、内容、法律依据、申请程序、受理部门、相关申请书格式文本以及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等有关情况。2009年共公开相关信息12条。

8、非行政许可。公开涉及非行政许可事项的名称、内容、法律依据、申请程序、受理部门、相关申请书格式文本以及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等有关情况。2009年共公开相关信息3条。

9.应急预案。公开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25件。

10.工作总结和开发区动态。公开年度全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及阶段性工作。2009年共公开相关信息113条。

11.其他公开事项。公开其他应公开的有关事项。2009年我关共公开相关信息126条。

(三)信息公开的形式。

1.门户网站。社会各界可通过互联网进入“经开区管委会”门户网站的“政务公开”子栏目,查阅我区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

2.查询终端。我区在管委会机关办公楼一楼配备了门户网站查询终端,方便群众及时查阅主动公开的政务信息。

3.公告。我区在管委会机关大楼、九站街道、社会事业管理局等业务现场公告栏张贴我区对外发布的公告,并在我区“门户网站”的“近期公告”子栏目予以发布,供群众查阅。

三、依申请公开政务信息办理情况

(一)依申请公开的受理方式。

我区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务信息的机构为管委会办公室,受理方式包括:

1.当面申请。申请人可直接到管委会办公室当面申请。

2.通过互联网提出申请。申请人可在填妥《申请表》电子版后,随附有效身份证件或证明文件电子文档,一并发送至管委会信息公开专用邮箱。

3.信函、传真申请。申请人可自行下载打印《申请表》,填妥后随同有效身份证件或证明文件复印件,邮寄或传真至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

(二)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办理情况及不予公开的办理情况

2009年,吉林经开区管委会未收到个人、企业或社会团体要求公开政务信息的申请和不予公开的申请。

四、因政务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09年,吉林经开区管委会未发生因政务信息公开被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情况。

五、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2009年,吉林经开区管委会政务公开工作在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完善政务信息公开配套工作,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但是与公众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结合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我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进一步改进:

(一)建立和完善保密审查制度、规章解读制度、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务公开评议制度、政务公开责任制度以及监督、考核和奖惩制度等一系列配套机制,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体系。

(二)继续做好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日常运行工作,逐步加大内外部政务公开力度,推进信息公开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把驻区群众和驻区企业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重点依法及时地公开,引导和保护好群众参与政务公开的积极性,提高政务公开的服务性和针对性。

(三)加强政务公开信息化建设,推进“网上服务大厅”建设,在实现政务公开服务项目集中展示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网上服务大厅”功能,建立起集信息发布、在线办事、网上查询和交流互动四项功能为一体的“集中服务、全程服务、综合服务”网上服务体系。

(四)加强政务公开宣传、教育培训与调查研究工作,开展监督检查与考核评议,为政务公开工作实施创造良好氛围、夯实基础,进一步推进全区政务公开工作。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2009年度政务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详见附表)。

 

 

 

 

                           ○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附件:

吉林市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统计表

单位: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一、基本情况

指标

累计数

09年发生数

人员配置

1.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不填

3人

其中:⑴专职人员数

不填

1人

        ⑵兼职人员数

不填

2人

学习培训

2.举办培训次数

3次

1次

3.参加培训人次数

26人次

10人次

二、主动公开情况

指标

累计数

09年发生数

公开数量

4.公开信息总数

1200条

452条

其中:⑴县(市)区本级公开信息数★

517条

196条

        ⑵乡镇街道公开信息数★

683条

256条

公开的内容

5.公开信息总数

1200条

452条

其中:⑴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169条

75条

        ⑵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320条

148条

        ⑶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184条

64条

        ⑷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59条

9条

        ⑸其他类信息数

468条

156条

其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包括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等)信息数

470条

179条

公开的形式

6.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

1200条

452条

7.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点击次数★

2700人次

1200人次

8.设立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2个

1个

其中:⑴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1个

0

9.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1200条

452条

其中:⑴电子信息数★

1200条

452条

      ⑵纸质信息数★

1180条

452条

10.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160人次

60人次

11.到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180次

63次

12.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180期

50期

13.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经发周刊160期

35期

14.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0

0

15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0

0

公开的

及时性

16.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1200条

452条

17.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0

0

18.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1200条

452条

19.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0

0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申请情况

20.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0

0

其中:⑴网上申请数

0

0

     ⑵当面申请数

0

0

     ⑶信函申请数

0

0

     ⑷其他形式申请数

0

0

申请处

理情况

21.对申请的答复数

0

0

其中:⑴同意公开答复数

0

0

        ⑵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0

        ⑶否决公开答复数

0

0

      其中:①信息不存在数

0

0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0

0

            ③涉密免于公开数

0

0

            ④其他原因数

0

0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22.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0

0

  其中:⑴受理数

0

0

       其中:①办结数

0

0

             其中:Ⅰ维持行为数

0

0

                 Ⅱ纠错数

0

0

行政诉讼

23.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0

0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收    费

24.与信息公开相关的收费金额

0

0

其中:⑴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0

0

       ⑵其他费用金额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