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2016-08173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
成文日期: 2016年12月28日
标      题: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吉林经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吉经开管字〔2016〕98号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28日
索  引 号: /2016-08173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通知
发文机关: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 成文日期: 2016年12月28日
标      题: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关于印发《吉林经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发文字号: 吉经开管字〔2016〕98号 发布日期: 2016年12月28日

 

 

 

 

 

 

 

 

 

 

吉经开管字〔201698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

关于印发《吉林经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各相关部门:

《吉林经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已经管委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

                      2016年12月28

 

 

 

 

 

吉林经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162020年)

 

 

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全民健身条例》和《吉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吉林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为全面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发展我区全民健身事业,进一步提高全区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和谐,建设健康经开,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冰雪运动强市和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为机遇,促进产城融合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实现群众体育生活化,为建设健康经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基础。

   (二)发展目标。

2020年,全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身体素质显著提高,健康生活理念成为新常态。具有经开区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档升级,各级社会体育组织更加健全,健身公共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体育健身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体育文化、体育活动、体育组织、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向科学化、体系化发展。

1.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明显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2万人以上,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

2.城乡居民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5%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人数比例逐年提升。

3.健身活动常态化并形成特色。提升传统的普及性广泛的健身活动项目质量,街道、社区(村)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项目,培植体育生活化示范社区(村),争创一批省、市、区级特色体育文化品牌。

4.健全和规范体育社会组织管理体系。体育协会、俱乐部、民间社团等健身组织网格体系更加健全规范。每个社区(村)均设立健身站点,常年开展健身活动。

5.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更加完善。实现城市社区(村)健身设施全覆盖。积极建设社区多功能运动场、足球场、公益滑冰场。公共体育场馆开放率达到70%以上。

6.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广泛组织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和社会热心人士从事全民健身辅导,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常态化。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基础设施。

1.新建一批全民健身场地(馆)设施。(1拟在九站建设1座健身广场。(2)拟在双吉建设1座多功能运动场。3)在城乡社区(村)拟建设1座笼式足球场、2个灯光篮球场、1座门球场。

2.改建一批全民健身场地(馆)设施。向上争取匹配资金,改造吉纤体育馆、吉纤运动馆和双吉运动场。

3.扩建一批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继续实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在街道、社区(村)实现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充分利用沿江、沿湖便道修建健身步道,使之成为广大群众休闲、健身、娱乐的理想场所。

(二)健全各类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1.建立和完善各类体育组织。建设区级体育总会,成立区街两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老年体协等协会,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村)成立单项体育协会,并达到“五有标准”(有固定办公地点、有组织领导机构、有具体活动项目、有专项业务经费、有可使用活动场地)。

2.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体系。全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100人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上岗率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3.加强全民健身站点建设。建立全民健身指导站,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定人、定点、定时”的标准化管理试点。

(三)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1.举办群众体育赛事,丰富全民健身。以全民健身日、法定节日、民族传统节日、重大活动、农闲季节等为节点,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定期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体育健身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农民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以及体育指导员技能展示交流等全民健身比赛和活动。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体育健身展示和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单项竞赛活动,每两年举办1次全民健身运动会。

2.坚持组织常态化体育活动,鼓励全民日常健身。开展全民健身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进军营等常态化体育活动,逐步形成品牌特色。大力推进体育生活化,积极推广健身舞、太极拳、健步走等简便易行、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注重科学的指导,提升健身活动质量,形成区域特色。制定社区(村)体育设施建设标准,构建基层百姓身边有设施、有组织、有活动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加强职工体育工作组织领导,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职工健身展示和竞赛活动。发掘、扶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支持、培养残奥、聋奥、特奥等残疾人体育项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每年冬季浇筑室外公益滑冰场,免费向公众开放,保障冬季冰雪健身项目开展。

3.重视开展青少年体育。中小学校要认真落实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活动,保证在校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鼓励学校建立“一校一项”“一校多项”的训练队伍,通过组建不同形式的学生运动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大力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加大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开展校际足球比赛和交流活动,使足球运动成为全区中小学特色体育项目。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并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架构,各有关部门要主动将全民健身工作与现有政策、目标、任务相对接,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任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和保障。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并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将社会资本投入建设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纳入本级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管理,并按规定给予必要的政策或资金扶持;对参与全民健身组织建设和承办活动的社会资本创造方便条件,提供必要支持。

(三)完善全民健身宣传推广机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新媒体等平台,加强对《经开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的宣传,多渠道、多手段普及全民健身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健身素养。

   (四)强化人员保障。大力培养全民健身志愿者、社会体育指导员,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聘用体育专业人才从事群众健身指导工作。

(五)加强全民健身安全工作。落实全民健身场(馆)安全责任,保障全民健身设施安全。按照属地负责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共体育设施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充分利用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由政府主导,明确财政、经发、人社、教育、民政、文化、公安、残联、国土等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国土、规划和建设部门要严格落实现有法律法规中关于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的相关规定。

(二)严格过程监管与绩效评估。把全民健身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重点目标责任制实施考评,部分工作纳入民生实事,定期听取汇报,定期调度检查,向社会公示,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全民健身的良性机制。

 

 

 

 

 

 

 

吉林经开区管委会办公室                                        20161228日印发                               


(共印5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