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协助政府征地的工作便利,以侵吞、骗取的手段,将1亩土地的补偿款占为己有,构成贪污罪。”
“我有不同观点!王某通过瞒报虚报的手段骗取土地补偿款,属于诈骗行为,涉嫌构成诈骗罪。”
“我也有一点补充。从涉案款物分析,如果认定王某的行为构成贪污,对这2.6万元应作出没收处理,那么刘某某的损失无法弥补。而认定王某的行为构成诈骗,这2.6万元在案发后,处置就应该退还刘某某,使刘某某的正当权益得到维护。”
这是船营区纪委监委开展典型案例学习会上的一个场景。今年初,船营区监察委员会组建挂牌后,区纪委监委创新方式方法,建立了“以案学纪法”常态化机制,促进纪法有效贯通、无缝对接。
以案代训、直击假想敌
为了提高“以案学纪法”的学习效果,区纪委监委每周三定期组织召开学习会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会前由案件审理室发布以执纪、反贪、渎职和职务违法犯罪等有关问题为主的典型案例,各室拿到案例后,全真模拟办案过程,首先就案情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初步处理意见,再在学习会上通过集体充分讨论,最终达成结论共识。年初以来,全体干部已围绕“如何认定违规侵占公私财物”“如何区分贪污还是诈骗”等15个案例展开了学习讨论。
深度剖析、研论新战法
在每周三学习会上,全体干部在对党纪法规解读后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从执纪、执法两方面对案例中的人员及行为进行精准定性,深度剖析涉案成因和结构,并就新形势下对复杂案例如何突破、如何执纪执法展开激烈讨论。大家在讨论辨析中各抒己见、相互交流,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一次次的“沙场演练”和“头脑风暴”,大家总结出“声东击西”“外围清扫”“一点突破”“直击软肋”等执纪执法新战法,大大提升了监督执纪调查水平。
双剑合璧、实战验成效
通过每周典型案例学习会上的分组讨论、模拟演练等方式,切实提高了全体纪检监察干部对复杂案例的分析研判能力。截至目前,船营区纪委监委共审理案件6起,案件程序流转顺畅,案件查办效果突显。实战成果进一步检验了案例分析培训的实际效果,锻炼了纪检监察队伍执纪执法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全委执纪执法整体战斗力,直接有效地促进了纪法衔接,实现纪法的“双剑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