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杰,你最近干活仔细多了。路上还有村民向我表扬你了,说务工工资发放准确及时。”日前,刚结束走访回到村部的浙江省诸暨市牌头镇斗岩村监察工作联络站站长俞燕红看到村委会干部边俊杰,不由夸赞。
“必须仔细呀,再出上次那种错误可怎么办。”正忙着填报派工需求申请表的边俊杰却有点不好意思。他口中的“上次那种错误”,说的是自己违规报销村级务工补贴,被省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红灯示警的事情。
前不久,牌头镇纪委监察办收到一条省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发出的红色预警信息,提示斗岩村村委会边俊杰在2021年3月分两次以“征兵上岗补贴”名义领取务工工资共计800元,涉嫌违反“村干部不得领取工资以外报酬”的规定。
收到信息后,镇纪委监察办立即安排专人展开调查,通过查阅会议记录和开展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到,村里确实有规定,每名参加征兵目测初检的适龄青年都可以领到200元的务工补贴,而当年参加的适龄青年正好是4名。那800元本该给参加体检者的补贴,为什么会到边俊杰的账户上呢?难道是他虚报冒领?
“我怎么可能去冒领他们的补贴呢?”面对镇纪委监察办同志的询问,边俊杰一边叫屈,一边赶紧解释。原来,去年初的春季征兵工作启动后,边俊杰负责该村4名青年的联络管理工作,为求方便,他在征兵站体检现场直接以现金形式向4名青年垫付了800元的务工补贴,回村后以自己的名义向村里报了账。这一说法,在镇纪委监察办同志向4名应征青年求证后得到了证实。
冒领多领务工补贴一事虽被查否,但针对该事暴露出的务工补贴发放不规范、“三资”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镇纪委监察办对边俊杰及村党总支书记进行了谈话提醒。与此同时,在镇纪委监察办督促下,牌头镇“三资”管理服务中心举一反三,对辖区各行政村村级务工、资产资源、采购等领域是否存在违规发放或转移支付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并整改问题7个。
以数据碰撞、预警提示推动问题整改、标本兼治,这是诸暨市纪委监委依托全省基层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智能强化基层监督、规范“小微权力”运行的生动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