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 | 在铲除腐败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2024年我市纪检监察机关一体推进“三不腐”工作综述

来源:江城日报   发布时间:2025-01-21 15:22
字号:
分享:

腐败污染政治生态,破坏公平正义,损害营商环境,侵害群众利益,积累风险隐患,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拦路虎”“绊脚石”。过去的一年,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中央纪委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深化标本兼治、系统施治,着力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为我市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清障护航。

 


坚持严字当头 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

 




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116件、处分2390人、移送87人。其中,县(市)区立案同级党委管理干部165人,实现自办留置案件全覆盖……
数字彰显力度,数字彰显成效。
一体推进“三不腐”,加大办案力度是关键。一年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态度不变、力度不减、重心不偏,继续紧盯重点问题、重点领域、重点对象、新型腐败和隐性腐败,把遏制增量作为首要任务,分类施策清除存量,严肃查处市教育局原局长陈雁,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佟延明,吉林中新食品区两任原管委会主任杨晶明、曲永春,原市规划局局长夏朝旭等市管“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形成强大震慑效应。市纪委监委还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高标准规范录入行贿人信息库,2024年共立案行贿人员29人。
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以小切口推进大纵深,让群众从一件件可感可及的具体事实中感受到正风肃纪反腐的成效。市纪委监委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作为重点工作,起底问题线索,集中力量攻坚,市县两级监督联动、案件联查、信访联办,用好巡察、审计、财会等各类监督成果,严肃查处了黑土地保护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小学校园餐等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窝案串案。2024年,全市共立案群腐案件1502件1802人、处分1790人、移送61人。
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把纪律挺在前面。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处理5958人次,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种形态占比分别为59.4%、35.2%、1.7%、3.7%,着力做到惩治极少数、教育挽救大多数。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全市有13人主动投案、27人主动交代问题。


深化以案促改促治 不断提升腐败治理效能

 




在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的同时,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办案、治理、监督、教育贯通起来,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着力做深做实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

2024年上半年以来,船营经济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晓光,船营区农业农村局原党组书记、局长李立新等多个重点部门、关键岗位党员领导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后,市纪委监委制定以案促改工作方案,开展调研监督,对案发单位逐一剖析,形成船营区政治生态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向船营区委制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净化基层政治生态。

聚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市纪委监委坚持“全周期”“全链条”管理理念,出台《吉林市纪检监察机关关于规范开展监督促治、以案促改工作的办法(试行)》,对促改促治的范围、分工、程序等予以明确和细化,促进典型案件精准促改、深度治理。

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制发纪检监察建议313份。其中,围绕教育、住建、黑土地保护利用、水资源利用等多个行业、领域典型案件、重点人员开展以案促改97件,指出案发单位问题257个,提出意见建议290条,推动健全制度机制185项,着力让反复发生的老问题逐渐减少,让新出现的问题难以蔓延。

案例是最好的“清醒剂”。在案件查办后,市纪委监委结合审查调查人员讲述心路历程、宣布处分决定、移送审查起诉等重要场景,采集案件“第一手”素材,为开展警示教育提供生动教材。同时还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建立常态化旁听庭审警示教育联动机制,组织市属国有企业、市住建系统等发案单位部分党员干部,旁听职务犯罪类案件的庭审现场,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为党员干部敲响知畏知止、自省自重警钟。


坚持夯基固本 筑牢拒腐防变思想堤坝

 




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纪律处分条例为契机,加强纪律教育,推动党员干部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市纪委监委建成吉林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展馆,分层分类分条线组织307场1.2万余人次参观学习、接受教育。
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根本要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内心深处自觉抵挡住腐败诱惑。
为充分发挥查办案件正本清源效应,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选取典型案例制作《严惩腐败 严申纲纪》等警示教育片,编印发放《党风廉政教育学习资料》(月刊)、《查处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深化拓展纪律教育月、廉政教育周、廉政一日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对照剖析、吸取教训、引以为戒。市纪委监委还分层分类组织党员干部观看“一把手”、国企、年轻干部、家风等系列警示教育片,并将其纳入市委党校教学培训课程。
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必须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
市纪委监委历时2年编撰出版《廉润江城——吉林市本土廉洁文化研究》,作为机关、学校和领导干部家庭等各层面学习资料,开展图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漫画展、“翰墨颂廉·廉润江城”书法作品展、第十届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推动涵养克己奉公、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
以“廉润江城”品牌为引领,推出“廉润江城”LOGO,融入松花江、雾凇、雪花等寓意廉洁的元素,提醒党员干部要清白干净。结合博物馆之城建设,依托全市红色文旅资源,推出“江城寻廉迹”吉林市廉洁文化10条主题路径,会同相关部门在城区新建转角公园增设40余处家风家训、本土廉洁人物故事等廉洁文化展示内容,让干部群众处处见廉、时时思廉。(董雪扬 张权)
责任编辑:吉林市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