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 | 重拳惩治“蝇贪蚁腐” 让群众可感可及——2024年我市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综述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1-24 15:53
字号:
分享: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的执政根基的大事。2024年4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国部署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

我市将集中整治作为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忠诚实践,作为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厚植党的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力量超常规推进,查处“蝇贪蚁腐”,纠治不正之风,解决急难愁盼,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聚焦责任落实 协同作战形成合力

 




抓好集中整治,必须把责任摆在第一位,构建“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委监督专责、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协同责任体系,推动集中整治迅速打开局面。
——党委政府高位推动。集中整治以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6次作出批示,2次主持召开全市集中整治工作推进会,5次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进行专题部署,为全市集中整治工作把脉定向。县(市)区党委书记主动领题、扛牢责任。市委先后制发集中整治工作提示、调度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抓好15件具体实事等通知,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行动、一贯到底。
——纪委监委牵头推动。市纪委监委制定集中整治量化具体施工图,细化27项任务和114项措施。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头下沉督导调研,以督责任、督作风、督线索、督案件、督促改、督治理、督实事、督入户、督整改“九督”方式,深入各地各部门开展约谈和监督谈话,累计约谈725人次,监督谈话1363人次。建立一岗双责抄告回报机制,“一对一”制发工作提示,压紧压实“一把手”全面责任、班子成员督导责任、查办案件首要责任、职能部门监管责任。
——职能部门分类推动。各相关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多措并举深化行业治理。如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三资”管理领域不合理、不规范、显失公平合同排查整治,发现并纠正问题合同621个。教育部门排查整改学校食品安全责任“空转”、陪餐制度流于形式、学生餐费管理不严格、外包企业监管不到位、食材采购不规范等方面问题1390个,追回不规范使用学生餐费320余万元。


聚焦顽瘴痼疾 以办案带动整治全局

 




惩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必须出重拳、下狠手。集中整治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在查办有影响、有分量、性质恶劣的案件上不断加力,以强力办案推动整治深化,释放出狠抓纠风治乱、坚决维护民利的强烈信号。

优化处置问题线索快速响应机制。市纪委监委建立问题线索接诉即办、收集和移送、工作进展会商协调联动机制,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定期调度和梳理排查信访举报以及审计、财政、民政等部门工作情况,贯通运用专项交叉巡察和群众监督成果,全面收集群众诉求,将群众所盼变成监督所向。
办案是最有力的监督。市纪委监委综合运用领导包案、提级办理、指定管辖、挂牌督办、“室组地”联合办案等措施,聚焦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民生痛点难点、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黑除恶等整治重点,抽调精兵强将集中攻坚,严肃查办了一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串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系列案以及“校园餐”中吃回扣、拿好处等腐败问题。全市立案群腐案件1502件1802人、处分1790人、移送司法机关61人。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专项整治中,永吉县纪委监委开展提级监督,立案4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人,组织处理11人,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督促整改财务公开不及时、内容不完整、流于形式等问题15个,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管理;在黑土地保护利用专项整治中,龙潭区纪委监委立案查处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9件,移送司法机关6人,推动解决工程质量、监管维护等方面问题47个……
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以全国性专项整治为牵引、省级整治项目为重点,因地制宜将殡葬领域、养老社保领域专项整治纳入重点整治项目,深挖彻查本领域本行业的“潜规则”,以“小切口”的拓展延伸,推动民生领域“大治理”。出台《吉林市纪检监察机关关于规范开展监督促治、以案促改工作的办法(试行)》,将开展集中整治与推动长效长治同步推进,强化纠风治乱,扭转行业风气,共发现问题2550个,制发纪检监察建议190份,推动建立健全制度183项。


聚焦急难愁盼 真正让群众可感可及

 




 围绕15件具体实事、全市310件年度民生实事落实情况,探索实施“335”民生实事督导落实机制,推动12345、民生问题受办中心等平台受理群众民生问题9.8万件……市纪委监委以民生需求为切入点、突破口,从解决“一件事”出发,向办好“一类事”拓展,助推民生实事“加速度”,让群众感到就是与上一年不一样。
冬季供暖是北方城市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市纪委监委聚焦供暖问题全力攻坚,协助市委主要领导部署供热标准和满意度“双升”活动,以监督推动行管部门加大查处力度,18家供热企业被责令限期整改,4家供热企业主要负责人被约谈,3家供热企业被启动处罚程序,督促职能部门驻企监督、登门入户访民问暖,解决问题8.6万余个。
群众反映的“堵点”,就是监督的关键点。在解决长期困扰市民停车难问题基础上,市纪委监委推动市城管局研究利用街路沿线绿地、空地等资源,结合打造文旅项目和更新施划路侧泊位计划,不断拓展停车空间,累计拆除占用公共资源停车场点位104处,清理各类物品霸占停车位10560处,新增泊位20204个、错时共享开放停车场53处,进一步实现还路于民。
聚焦不动产登记领域问题,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无籍房问题调研摸底,精准形成台账,全面压实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督促相关部门改进工作作风,清除存量、遏制增量。2024年共解决无籍房问题小区140个4.9万余户,保障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
与此同时,市纪委监委鼓励各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小而精”地开展专项治理,让群众可感可及。
磐石市针对偏远乡镇村屯老百姓出行困难问题,督促该市交通局对停运1年的磐石市区至取柴河镇兴隆川村客运线路进行调整复运,并通过延长线路、增加车次等方式,解决人多车少问题,已惠及沿线3.5万余名群众。
蛟河市纪委监委监督推动该市交通运输局更新改造城市公交候车亭14处,将市区公交车票价由原来的2元降为1元,提升群众出行品质。
昌邑区纪委监委通过查办住建系统违纪违法案件,发现并破解雨污清掏等工程项目行业监管难题,推动区住建局完善相关制度机制4项,有力化解群众关于雨污清掏诉求,累计受益居民3600余户。
舒兰市纪委监委针对部分老旧小区供热管网老化破损导致供热不足的问题,推动舒兰市委、市政府对35个老旧小区管网进行改造,平均室温提升2至4摄氏度,惠及群众1.3万余人。(董雪扬 张权 周夕人 宣达)
责任编辑:吉林市纪委监委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