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之疫、非常之役,战“疫”一线更显委员本色。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连续奋战的舒兰市政协委员们,如战士般勇担使命、冲锋在前,时刻奔波战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在果实之城的大地上奏响了一曲曲最强的“政协音”。
核酸检测中的“最美逆行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舒兰市政协委员、亮甲山乡卫生院护士长龚长敏,在3月3日晚第一时间接到领导电话,要求4日五点准时到舒兰市政府集合,前去吉林市支援全民核酸检测工作。她义不容辞地踏上征程,分别在吉林市龙潭区、昌邑区、船营区负责社区居民集中采样及对确诊病例所在的单元居民进行入户采样工作,每次任务她都积极参加,从没掉队,累计采样一万余人次,顺利完成了卫健局安排的工作任务。作为医务人员,她只盼通过全民努力,共度患难,期待春暖花开,山河无恙。
舒兰市政协委员、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护师娄卫红,在此次疫情中,没有因为年龄偏大而有过退缩之意,始终坚守在一线,专门从事核酸检测工作。十五次的检测工作中,她努力克服天气寒冷、采集量大、不能按时吃饭等诸多困难,用实际行动履行了政协委员和医护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由于长时间戴着防护手套工作,她的双手出现了过敏、损伤等问题,但她也会忍着疼痛一直完成每一次的核酸检测任务。针对行动不便的群众,娄卫红还需要入户为老人和小孩进行核酸检测,每次的工作量都在几十户左右,往往一次就要爬一百多层楼。实在太累了,就随地而坐休息一下。当问她累不累、苦不苦时,她说核酸检测工作虽然辛苦,但是为了全市人民的安康,这份辛苦是值得的,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她就要挺身而出,义不容辞的承担起这份职责与担当。
抗击疫情中的“师者”风范
舒兰市政协委员、七里乡中心校青年教师王丽惠,今年只有26岁,同事们经常亲切地称呼她为“小王老师”。昨日她还是三尺讲台上的教书人,今日她已穿上防护服冲在战疫第一线。在此次舒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小王老师”不仅在全力做好班主任线上授课任务的同时,还积极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行列。3月12日,报名参加了卡点执勤志愿者工作;3月14日,报名参加了全民核酸检测志愿者工作。
在核酸检测工作中,“小王老师”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比如天气寒冷,防护面罩上会起一层雾,看不清楚手机屏幕;戴的医用手套根本不能保暖,把手冻僵了,直到回家后才感觉到疼痛……虽然战“疫”前线的工作困难重重,但她依然乐此不疲。截至目前,她共参加了6次全民核酸检测登记工作,和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一起入户近50家。
在卡点执勤志愿工作中,“小王老师”没有因为哪一天需要上网课或者参与全民核酸检测而请假,只是要求把值岗时间调整为晚班,匆匆赶来的上一刻,她或许刚刚和学生们说了再见,也或许刚刚爬完楼梯采集核酸检测信息。在值岗的几个小时中,她严格查验进出小区车辆和人员,认真做好人员出入登记、扫码、测温等工作,并细心帮助居民群众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经常收到小区居民和物业人员的夸赞,“小王老师”在奉献与守护中绽放着青春力量。她说:“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能够为舒兰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感到无尚荣光!”
爱心善举情暖战“疫”一线
疫情无情人有情,人间大爱我争先。更多经济界、工商联界的委员们,纷纷托起社会责任,奉献爱心,共战疫情。常委迟洪伟,分别为开原镇、莲花乡政府捐赠价值3万元的防疫物资。常委杨凤艳,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捐款2000元,志愿参加核酸检测服务3次。委员高春生,虽人在外地,但心系家乡疫情,为舒兰市慈善总会捐款1万元。委员韩岩,不计利润,无偿召集工人给合成药厂小区做围挡,日夜赶工低价租借、制售保温彩钢房和集装箱作为防疫站点。委员王连军,不仅志愿支援卡点值岗,还为白旗镇政府卡点捐赠物资,为防疫人员提供生活用品。委员王宇,为舒兰慈善总会捐款1万元,为永吉慈善总会捐款2万元,并且主动报名到吉林船营区做志愿者。委员于凤军,志愿参加水曲柳核酸检测、卡点值守工作,并为村里三个卡点送去防疫和生活物资。
聚沙成塔,积水成河。舒兰市政协各界委员持续以行动诠释使命,以实践实现担当,将力量汇入全市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之中,并鼓舞着舒兰人民迎难而上、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