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联络站 延伸政协工作“最后一公里”
12月15日,市政协召开全市政协委员联络站建设推进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委员联络站建设试点经验,部署全面推进委员联络站建设工作,不断提升政协参与基层治理效能。
15日上午,由市政协主席王德胜带队,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丰满区小白山乡政协委员联络站、江南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站,市政协经济界别委员联络站,龙潭区榆树街道政协委员联络站,昌邑区哈达湾街道筑石红社区委员协商议事室。观摩中,委员联络站多样性、个性化的设计,特色鲜明,功能齐全,让与会人员眼前一亮。
作为市民反应社情民意的渠道,委员联络站充分发挥协商议政平台作用,延伸政协工作“最后一公里”。在昌邑区哈达湾街道绿地筑石红社区,居民徐梅生告诉记者,通过委员联络站,一件件民生问题得以解决,让她和居民们为市政协竖起大拇哥。
如今每到15号,协商议事室就成为居民们反应社情民意的窗口,在这里,政协委员、社区负责人和小区居民面对面交流,零距离沟通。
当天下午,市政协召开全市政协委员联络站建设推进会议。市政协主席王德胜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刘长木主持会议。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刘慧军,副主席马招利,党组成员李显辉,秘书长董国新出席会议。
会上,龙潭区政协、桦甸市政协、蛟河市白石山镇政协委员联络站、舒兰市长麻沟西红柿产业园区委员协商议事室负责人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全市政协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协商搭台、搭台协商的总体思路,聚焦协商主业,搭建协商平台,大力发展政协委员联络站建设。截止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开发区和市政协各界别,共建立政协委员联络站、协商议事室182个。委员联络站建立以来,充分发挥协商议政平台作用,紧紧围绕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召开协商会议420多次,协商解决各类问题300多个,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王德胜指出,委员联络站是协商议政的平台、凝聚共识的阵地、社情民意的窗口、联系群众的纽带、服务基层的桥梁,全面推进委员联络站建设,是新时代基层政协工作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和重要抓手。目前,市县两级委员联络站试点已经取得明显成效,初步构建起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委员联络站体系。要总结好试点经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精准协商建言,推动协商议事落地见效,更好释放专门协商机构效能;要大力推广“制度+案例”模式,实行“案例工作法”,精心培育典型案例,用事实来验证和体现协商效果;要明确目标任务,加快推进委员联络站建设全面铺开、规范运行、提质增效;要加强领导,健全机制,推动委员联络站建设再上新台阶,让政协协商之花遍地开放。(记者 雪娇 禹泽)
政协双月协商 助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是我国的基础性制度。如何推进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步伐,撬动土地杠杆,解决农村“空心村”、“闲置地”等焦点问题,是制约我市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面临的重要课题。
12月17日,市政协召开助推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双月协商座谈会,市政协委员与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协商交流,共谋深化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良策。
市政协主席王德胜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武忠旭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刘长木,市政协副主席孙秀云、马招利出席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张文才主持会议。
会上,市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了关于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调研情况。5名市政协委员、县(市)区政协及村党支部代表,分别从科学编制规划、规范土地流转、解决农村闲置土地和闲置宅基地利用、加强金融服务等方面作协商议政发言,对深化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出意见建议。
开展土地制度改革,让土地要素合理流动,使土地资源有效利用,是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近年来,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求学,这就导致了农村“人走了、屋空了”。一方面,农村出现了大量闲置的宅基地,另一方面,城市周边建设用地依旧紧张,形成“一边闲置、一边紧张”的不平衡情况。对此,市政协委员刘英奎深有感触。
随后,市委改革办、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金融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回应发言。
今年,市政协把土地制度改革定为重点课题,多次组织委员和相关部门赴长春等地开展调研、座谈等活动,共同寻找我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良策。本次农业农村委以助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主题开展双月协商会座谈会,聚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德胜强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对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实现农业现代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要解放思想,打破传统思维观念束缚,多措并举,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土地问题的新方法新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根本保障和强力支撑;要真抓实干,弄懂弄通政策法规,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畅通土地流转规程,推动农村土地改革向纵深发展,切实增强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要通力合作,注重实效,构建部门配合,市县联动,统筹推进,担当作为的工作格局,确保协商成果落地见效,为我市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记者 雪娇 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