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小时 150万棵秧苗落户“回家”
聚焦协商主业,打造有为政协,欢迎收看政协之声。5月24日一大早,家住船营区欢喜乡远大村的种植户安吉林和张喜英就来到位于十几公里以外的金色秋天香瓜生态园,一进屋,俩人就握紧农艺师刘英奎的手,一个劲地感谢。是什么让两位农户这样动情,一起来看今天的故事。
故事还得从两个多月前说起。3月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吉林市的道路交通带来重大影响。为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入、严格管控”要求,有效阻断疫情传播渠道,市交管部门对进出城区的车辆进行限行管制。封住的道路也封住了种植户的运输渠道。一直以来,受地域条件所限,我市本地种植的黄瓜都是在葫芦岛育苗,待植株成活后,再运来我市移植进温室大棚,这样既降低成本,有能增加瓜苗的成活率。可是,这高速一封路,黄瓜苗运不回来,眼看着耽误最佳农时。这可急坏了种植户安吉林。
安吉林口中的刘老师叫刘英奎,是金色秋天香瓜生态园经理、高级农艺师,市政协委员。身为农民,他深知这个季节正是室温黄瓜、柿子、香瓜的定植期,而“农时不等人”,必须让黄瓜苗尽早“回家”,他立刻打电话联系种植户,搜集信息,做好调研。
疫情必须歼灭,民生务必保障。市政协主席王德胜看到这条信息后,高度重视,立刻通过《政协委员“直通车”》向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反映,协商解决办法。随即,市政府安排市农业农村局抓紧研究、快速解决。当天,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商务局、市交通局等部门本着“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快事快办”的原则,为来自辽宁葫芦岛载装秧苗的车辆开辟“绿色通道”,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前提下,放行进城。此时,距离求助发出仅仅5小时。
在市政协的协调和努力下,3月10日,首批近30万棵秧苗运抵我市。而后,包括船营区远大村在内,我市丰满区、龙潭区、永吉、蛟河、磐石等地外滞留的共150万棵左右秧苗全部“回家”,保证了我市的春季蔬菜生产,丰富了百姓的“菜篮子”,保住了种植户的“钱袋子”。安吉林等种植户把写有“爱心助农解民忧,彰显政协新作为”的锦旗赠送市政协,以表达他们的感谢之情。
现如今,150万棵瓜苗已经爬满藤蔓、硕果累累,而每当回忆起瓜苗“回家”的故事,刘英奎都难掩喜悦。在他看来,农民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必须得当好“桥梁”。(记者 雪娇 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