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龙潭区人民政府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7-03-24    点击数:

 

龙潭区人民政府

2016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2017210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及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我区特向社会公布2016年度龙潭区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本年报由基本工作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收费和减免情况,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附件,共七个部分组成。本年报通过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网(www.longtan.gov.cn)和龙潭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网http://222.162.179.83/zwdtSjgl/)向社会公布。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龙潭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遵义东路65号),邮编:132021,电话:0432-63041873,传真:0432-63041988,电子邮箱:ltqzwgk@163.com

一、基本工作情况

(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及其开展工作情况(含工作人员情况),工作规划、部署、培训、指导、监督、检查情况。

一是明确了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职责,落实具体工作人员,并在区政务公开办备案。形成了全区各部门齐抓共管,指导和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格局,为政务公开工作有序地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通过网站、大屏幕和公示栏等载体向社会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办公地址和联系方式,服务百姓,便于监督。三是制定了进一步规范和深化政务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了《龙潭区2016年政务公开重点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方案》的文件,对全年的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部署和指导。做到机构落实、责任落实、人员落实和具体工作落实。四是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中。在龙潭区2016年绩效考核评估工作任务中明确了政务公开的工作目标、措施、完成目标及完成时限。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了全年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对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做出了安排。五是开展了政务公开监督评议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听取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建议。

(二)建立健全和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情况。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了《龙潭区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十公开制度》、《龙潭区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审核制度》、《龙潭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并装订成册。使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为政务公开工作构筑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格局。二是建立了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规定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必须写明公开的职责、内容、程序、公开方式和时限要求;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受理机制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工作流程;明确了申请的受理、审查、处理、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有效地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秩序。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逐步健全了信息发布审核机制、规范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情况。

根据《条例》及市政务公开办要求,我区在年初下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公布工作的通知》,并公开在政府门户网站上。详细明晰的说明报送工作的具体内容、操作方法、报送程序以及报送时间、方式等,同时强调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要求全区30个政府部门,19个乡镇、街道所有公开的信息必须于31日前在区政府门户网站、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或本部门网站上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

(四)政府信息公开载体建设情况。

以区政务大厅服务模式为标准,在乡(镇)、街道(社区)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加快全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政务大厅是区政府面对社会公众设置的集中受理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其他便民服务事项的场所。我区以龙潭政务大厅服务模式为标准,在全区开展一站式服务,形成以政务服务中心为中心,辐射全区的政务服务网络。

一是各乡(镇)街道下大力气改善工作环境,为政务大厅工作人员制作胸牌、岗位牌。各项制度及办事流程上墙,并安装了LED屏幕,在屏幕上滚动一些政策及办事程序。采取在服务台上放置宣传单、便民手册、开设公开电话、设立意见箱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宣传国家政策、法规,接受群众监督。二是机关、事业单位按照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努力拓宽公开的形式和渠道。人社局的人才交流大厅、医保中心大厅以及龙潭医院、龙潭区康复中心、龙潭实验小学等事业单位公开重点突出、公开内容全面、公开形式多样。制度建设、便民服务措施得到加强,使工作落到了实处。

(五)政府网、政务公开网、政府信息公开网、部门网政府信息公开和更新情况。

一是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完成了系统软件维护升级工作,政府信息公开网目前累计访问量达830万余次。同时,为将区政府网站建成一个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专栏齐全和科学完整的门户网站。实现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推进政务公开载体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为群众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信息公开载体。在原有门户网站基础上,开通涵盖乡(镇)、街道、区直部门在内的小网站,并要求每家网站都设立独立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窗口,严格执行独立运行、独立账号、独立管理、独立维护和“谁发布谁负责”的运行原则。除此之外,我们还实现了与国家、省、市、区以及本区的人大、政协、纪委等部门的链接。通过网站我们可以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干部任免等情况进行有效的公开。目前,运行状态良好,网站信息更新率和浏览率也大幅提升。二是进一步利用和完善政务公开栏这一直观的载体。在区政府办公大楼一楼醒目位置设公开栏,随时对干部任免、交流、考核与奖惩等信息进行公开。三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可能的发挥载体作用。利用政府电子大屏幕进行有效宣传,每天向老百姓发布一些信息,滚动政务公开口号,让群众了解政务公开内容和政策,监督政务公开的执行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共查阅点建设情况(适用于各级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部门向政府信息公共查阅点报送信息情况,部门政府信息查阅点建设情况(适用于各级部门)。

目前,我区政务公开查阅点设在区政府一楼档案局查阅利用办公室,与档案局查阅利用合署办公。办公室面积为20平方米,查阅制度齐全,并通过龙潭区档案局网站对外公开信息。查阅点的查阅硬件设施及人员与区档案局共享。查询方式采取网络与人工查阅相结合的方式。

为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2010年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国家档案局和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建设龙潭区综合档案馆。新馆位于江北公园,建筑面积8622平方米,土建总投资1060万元。目前,档案馆已建成。政府查阅中心自2016925正式对外开放,查阅中心面积为150余平方米,查阅大厅内设目录区、复印区、电脑自助查阅区、触摸屏自助查阅区、身份识别区、查阅等候区,配备两名工作人员,在硬件设施上配有复印机、电脑,并配有LED显示屏适时滚动播放政务信息及查阅须知等。今年主要在婚姻档案、普查档案、土地承包档案、人事档案、劳资档案、第二轮地名普查、土地确权、区委办和相关部门的文件清理、相关案件的裁定和取证、以及办理社保手续、迁移户口、子女入学等记录上进行查阅利用。截止目前查阅档案1000余人次,7万余件次,复印1万余张。
  
(七)开展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情况。

依申请公开工作有所加强,今年通过邮局邮寄的方式收到依申请公开函一份。针对依申请公开人提出的要求,区政府王威区长马上组织区法制办、林业局、农业局、商务局、承德街道、土地收储中心等相关部门开会,对承德街道安孝晶、王占友申请公开吉荒高速公路拆迁补偿问题进行详细的了解,于收到依申请公开函起10日内在承德街道进行了现场答复并现场提供了答复资料。同时我们将当天的会议签到、会议记录、会议照片、录像进行了存档备查

(八)推进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情况。

环境保护方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制度,依法公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并由区环保局及时在区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及时公布抽查情况及查处情况。在网站首页“信息公开”栏目中开辟了“财政公开”、“议案提案”栏目,财政公开栏目公开了龙潭区2015年度和2016年度部门决算及2016年调整预算,议案提案栏目现正在陆续上传内容。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区政务服务中心现有入厅审批项目132项,截止1231共受理各类审批事项122585件,收取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3,414033.5元 ,平均月办件11144件,提前办结率99.05%

1. 加强日常管理,营造舒心环境。作为全区政务服务的前沿,中心不断创新管理方式,营造优良的办公环境。一是加强内部管理。要求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党员上岗必须佩戴党徽,桌面必须摆放桌牌,服务群众时必须用文明用语;中心副主任带队,执行每日巡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提醒;加设中心工作人员轮班站岗制度,为前来办事群众做好服务导向;严格执行请假、销假记录,坚决杜绝庸懒散奢问题。二是优化办公环境。为了让前来办事的群众体验到舒心快捷的服务,中心更新了触摸屏一体机,为大厅各窗口配备了办事指南及新的办公桌椅、党员桌牌、一米线、等候座椅和绿色植物,让前来办事的群众在酷夏也能感受到一丝清凉,在严冬也能感到盎然的春意,在提高办事效率的同时也为办事群众提供了一个舒心的办事环境。

2.优化办事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始终致力于为办事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模式。一是通过大厅安装的行政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考勤管理系统和遮挡式服务评价系统对大厅各个窗口审批流程进行监控。精简办事程序和环节,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缩短办理时限。二是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并联办理、限时办结等制度,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绿色通道”“领办代办”“预约、延时、上门服务制度”等惠民服务。有出行不便的群众,中心出车,送窗口工作人员“上门”服务;遇到办事群众多,需要“延迟”服务,中心出人,为办事窗口工作人员打盒饭,解决“后顾无忧”;遇到企业不会办理手续,中心工作人员实行领办代办,为企业办理证照。

3. 梳理公共服务事项,完善办事指南结合编制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以及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等相关工作,对大厅内进驻的公共服务职能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做到不漏项、无死角,逐项列出公共服务事项的名称、类别、实施单位、主要依据等,形成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同时,中心核对了132项行政审批项目,明确服务对象、受理条件、申请材料、收费依据及标准、是否纳入政府购买服务、办理时限、受理部门、联系方式、是否在线办理等内容,制成办事指南,印刷后发放到各个窗口,及时向社会公开。

4. 全面完成省试点工作,顺利开通“网上办事大厅”。作为吉林省行政审批全流程运行管理工作试点单位,根据省政务公开办要求,我中心将所涉及的132项审批流程进行梳理,对每一项行政审批事项和便民服务类事项信息表逐一校对、审核,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上交任务。收集、制作、上报行政审批全流程网上大厅相关材料,安装了评价器,为办件的计算机接好外网,确保了网上办事大厅顺利开通,为全省开展“一张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2016年,全区公开信息总数2457条。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271条,制发规范性文件综述285件。

 ()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93条;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1733条;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1415条;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560条;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2756条。

三、回应解读情况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341次。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 政府网站在线访谈2次。

2. 政策解读稿件发布181篇。

3. 微博微信回应事件315次。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1141件。

(二)申请办结数1141件。

(三)申请答复数1141件。

(四)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无。

五、行政复议、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

全年未发生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行政复议、诉讼和投诉举报事项。

六、机构建设、保障经费和培训会议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37个。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86个。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37个。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

(五)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5次。

(六)举办各类培训班2次。

(七)接受培训人员286人次。

七、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还存在不足,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建设还存在着需要改进的地方,政务大厅统一收费窗口没有启用,各部门从事政务公开工作的人员工作素质还有待提高等,都有待于今后加以改进。下一步工作打算:

首先,进一步完善和发挥信息公开载体的作用。做好区政府门户网站及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的建设和改进工作,借助互联网和信息化发展成果,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力量,完善信息公开的载体,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切实用好、管好信息公开平台。

其次,进一步充实信息公开目录和内容。发挥全员力量,主动公开工作中各方面信息,挖掘工作中的亮点、特色,做好总结提炼,向社会公开。

第三,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质量。对信息内容、信息体裁、信息质量做具体要求,并开展学习培训,组织全员学习信息撰写技巧,提高信息公开内容的质量。

第四,进一步加强信息公开监督。认真制定年度信息报送计划,编制信息公开审核发布软件,规范信息公开发布流程,明确各环节的职责和时限。政务公开办要开展经常性检查,对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

第五、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与管理,做好审批项目梳理、入厅、承接工作。

第六、落实“五权”工作要求,积极推进“阳光示权” 。第七、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统一收费。

第八、充分调动驻厅工作人员积极性,将人员管理和考核作为2017年工作重点。与软环境办公室配合加强日常考核和电子监察系统考核。协调人社局将窗口人员的年终评优工作放在大厅。并比照市政务大厅,按17%的比例下发名额。

 

 

 

 

 

 

 

 

 

 

 

 

 

 

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2016 年度)

填报单位(盖章):龙潭区人民政府

统 计 指 标

单位

统计数

一、主动公开情况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

(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2457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271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285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93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1733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1415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560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2756

二、回应解读情况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341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2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181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315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1431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一)收到申请数

1141

1.当面申请数

193

2.传真申请数

33

3.网络申请数

98

4.信函申请数

817

(二)申请办结数

1141

1.按时办结数

1141

2.延期办结数

 

(三)申请答复数

1141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204

2.同意公开答复数

897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40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涉及商业秘密

 

涉及个人隐私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四、行政复议数量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五、行政诉讼数量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二)被依法纠错数

 

(三)其他情形数

 

六、举报投诉数量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37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86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37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5

2.兼职人员数

32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5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2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