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以及吉林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吉市政公组发〔2010〕1号)的文件精神,依据2010年度龙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编制本报告。本年报通过吉林市政务公开网及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ongtan.gov.cn)向社会公布,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提出意见,请与龙潭区人社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吉林市龙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龙潭区湘潭街70-1号),邮编:132021,电话:63041950,传真:63041950,电子邮箱:LTLD1234@163.com
一、基本工作情况
2010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市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机构健全,政务公开工作机制逐步健全完善。加强和完善领导机制。按照区政府政务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成立了由局长李铁成为组长,党委副书记房振波为副组长,就业、医保、保障、办公室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局党委办公室,办公室有1位兼职人员,主要负责与政府信息公开有关的各项工作,建立相关制度24项并装订成册,使政务公开工作有章可循,为政务公开工作构筑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格局。
(二)强化制度建设。我局本着制度性、政策性内容长期公开,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阶段性工作逐段公开,动态性工作随时公开的原则对不涉及党和国家机密、适于公开的政府文件、重大决策等进行了公开。
(三)完善发布机制,明确政府信息类别。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发布严格按照《条例》、《指南》和《目录》的规定,遵循相关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党委领导负责政治方面涉密鉴定签字、党办负责文字及涉密鉴定把关签字的发布原则,重要信息要由局主管局长签阅。 “谁发布,谁负责”,工作到位、各负其责。
(四)积极创新政务公开新形式。一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栏。及时对公开栏信息进行更新,在一楼大厅安装了楼层分布图,在各个楼层安装了楼层指示牌,大大方便了群众办事。二是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尽可能的发挥载体作用。利用一楼电子大屏幕进行有效宣传,每天向老百姓发布一些信息,让群众了解政务公开,监督政务公开。三是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充分利用龙潭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和龙潭人社网,适时公开办事公开信息,切实方便了群众办事,增强网上信息公开服务功能。
(五)强化监督,确保政务公开落实。我们在抓好政务公开领导和组织工作的同时,把强化监督、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贯穿于政务公开的每个环节。为强化监督检查工作,对局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指导,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数量
2010年我局全年累计主动公开信息101余条。其中区本级51余条,乡镇街道50余条。
(二)公开的内容
截止
(三)公开的形式
截止
(四)公开的及时性
截止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截止
申请 的202条信息,全部得到同意答复。 四、行政复议、诉讼和申诉情况
截止
五、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
截止
六、主要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局信息公开工作从总体来看,运行状况较好,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主要有:一是公开信息的收集、上传、更新力度不够,与上级机构之间协调联系不够。二是宣传力度还应进一步加大,对群众反映的政策法规信息公开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2011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将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是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工作职能和职责,加大工作力度,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及时上报需要更新的信息。二是组织开展宣传活动,增进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了解。
附件1:2010年龙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数据统计表
龙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附件1:2010年龙潭区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统计表
单位: 龙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盖章)
一、基本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0年发生数
|
|
人员配置
|
1.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不填
|
1
|
其中:⑴专职人员数
|
不填
|
|
|
⑵兼职人员数
|
不填
|
1
|
|
学习培训
|
2.举办培训次数
|
|
|
3.参加培训人次数
|
|
|
指 标
|
累计数
|
10年发生数
|
|
公开数量
|
4.公开信息总数
|
219
|
1771
|
其中:⑴县(市)区、开发区本级公开信息数
|
169
|
1671
|
|
⑵乡镇街道公开信息数
|
50
|
50
|
|
公开的内容
|
5.公开信息总数
|
219
|
1771
|
其中:⑴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
10
|
10
|
|
⑵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
50
|
50
|
|
⑶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
|
|
|
⑷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
11
|
11
|
|
⑸其他类信息数
|
148
|
1700
|
|
其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包括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等)信息数
|
128
|
1619
|
|
公开的形式
|
6.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
|
219
|
1771
|
7.政府(含开发区)设置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或网站的点击次数
|
|
|
|
8.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
|
|
|
其中:⑴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
|
|
|
9.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
219
|
1771
|
|
其中:⑴电子信息数
|
39
|
1469
|
|
⑵纸质信息数
|
180
|
302
|
|
10.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
|
|
|
11.群众到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
|
|
|
12.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
|
|
|
13.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
|
|
|
14.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
|
|
|
15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
|
|
|
公开的
及时性
|
16.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
219
|
1771
|
17.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
|
18.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
|
19.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
指 标
|
累计数
|
10年发生数
|
|
申请情况
|
20.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
72
|
202
|
其中:⑴网上申请数
|
|
||
⑵当面申请数
|
72
|
202
|
|
⑶信函申请数
|
|
||
⑷其他形式申请数
|
|
||
申请处
理情况
|
21.对申请的答复数
|
72
|
202 |
其中:⑴同意公开答复数
|
72
|
202 | |
⑵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
|
|
⑶否决公开答复数
|
|
|
|
其中:①信息不存在数
|
|
|
|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
|
|
|
③涉密免于公开数
|
|
|
|
④其他原因数
|
|
指 标
|
累计数
|
10年发生数
|
|
行政复议
|
22.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
|
|
其中:⑴受理数
|
|
|
|
其中:①办结数
|
|
|
|
其中:Ⅰ维持行为数
|
|
|
|
Ⅱ纠错数
|
|
|
|
行政诉讼
|
23.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
|
|
指 标
|
累计数
|
10年发生数
|
|
收 费
|
24.与信息公开相关的收费金额
|
|
|
其中:⑴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
|
|
|
⑵其他费用金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