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吉林市龙潭区人社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规定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报送及年度报告编制工作的通知》(吉政办明电〔2014〕113号)的精神,结合我局一年来的工作情况,特向社会公布2014年度龙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年报通过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信息公开政务信息公开网(http://222.162.179.83/zwdtSjgl)和吉林市龙潭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longtan.gov.cn)向社会公布,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龙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吉林市龙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吉林市龙潭区徐州西路10号),邮编:132021,电话:63041950,传真:63041950,电子邮箱:jlltrs12345@163.com。
一、基本工作情况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局党委局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健全完善领导组织机构和日常工作机构,明确指导思想,强化指导监督,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据《条例》、《条例实施办法》、《保密法》、相关法律法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按照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在我区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工作窗口、信息展示栏、各种人才和人力就业创业发布会等多种媒体公开信息,使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扎实到位。截至2014年底,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局党委领导班子、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在具体工作中,我局重法规抓审核,重基础抓落实,重服务抓实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完成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强化制度建设,完善政务公开工作机制。年初高度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按照区政府政务信息公开要求,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健全完善制度,明确部门责任、工作内容、工作目标,成立了由局党委书记、局长李铁成同志为组长,党委副书记刘妍力同志、副局长孙万升同志为副组长,就业、社保、人才、办公室、政务大厅人社局窗口等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务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全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重大问题的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在局党办下设办公室,并设兼职工作人员1名,主要负责与政府信息公开相关的发布、维护网上信息,统计编制本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年度工作报告等工作,形成层层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认真学习政务信息公开相关法律法规和资料,完善长效监督、管理、发布的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按要求确保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正常运行。我局在抓好政务信息公开的领导和组织工作的同时,把完善长效监督管理、发布机制贯穿于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每个环节。对局各职能部门进行全方位的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整改。政府信息公开发布严格按照《条例》、《条例实施办法》、《保密法》、《指南》、《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遵循发布信息要经过相关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党委领导负责政治方面涉密鉴定签字、党办领导负责文字及涉密鉴定把关签字的发布原则,重要信息要由局党委书记、局长签阅,发布我局政务公开信息。做到 “谁发布,谁负责”, 各尽其职,工作到位。
三是按照《条例》、《条例实施办法》、《保密法》要求,统一规范,健全平台。认真对拟进行公开的政府信息开展甄别梳理,按照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分类要求,精心编制目录,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平台,不断完善和改进政府网站的结构,拓宽公开渠道、公开途径,丰富公开形式,及时准确地向全社会公开公开我局的工作动态,向依申申请者提供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政府公开信息。
四是通过以会代培的形式组织局内各科室职能部门开展学习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公开意识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提高各科室部门处理政务公开信息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能力,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五是在局党委和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推进政务公开载体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处理设备,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依托政府门户网站的我局管理板块和我局网站,充分运用数码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等科技办公设备,对信息的处理形成一个“随时采集信息,及时处理、按程序上网发布”的工作流程。通过政府门户网、我局网站、政务大厅人社服务窗口、人力人才服务市场、公示板、LED大屏幕、机构图版、便民揭示板、意见箱、便民手册、传单、宣传画、办事流程和政务公开栏等多种公共媒体,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适时公开我局政府公开信息。强化政府信息公开服务功能,服务于人民群众,方便群众办事,服务于全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利用人力人才创业就业信息发布大会、咨询会、宣传会等多种形式,发布各类创业就业信息和相关政务信息。利用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受理投诉、咨询申请服务和信息栏等功能将政府信息进行公示。
六是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平台维护管理工作,确保平台安全平稳运行。我区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开通运行以来,我局板块管理人员按照《条例》、《条例实施办法》、《保密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日常后台维护和运行,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地发布到网站上。全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小组成员及工作人员努力做到信息公开工作常抓不懈,认真查找政务信息公开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制定具体整改措施。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一)公开的数量
2014年我局全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4条。
(二)公开的方式、渠道
2014年我局全年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4条中,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0条,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0条;政府网站公开的信息数51条,其他方式公开的信息数3条。
三、回应解读情况
(一) 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5次。
(二) 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5次。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 收到申请数
截止
(二) 申请办结数
截止
(三) 申请答复数
截止
五、行政复议、诉讼和举报投诉情况
截止
六、机构建设、保障经费和培训会议情况
(一)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为1个。
(二) 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1个。
(三) 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兼职人员1人。
(四) 举办各类培训班26次。
(五) 接受培训人员304人次。
七、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我局信息公开工作从总体来看,运行状况比较好,但是也有一些不足。一是公开信息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特别是政策解读、征求意见等非公文类信息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信息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能力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时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信息公开广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便民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2015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一要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制度措施,重点完善监督审核制度,根据工作范围和职能,加大工作力度,及时上报需要更新的信息;二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工作人员的政治思想水平和业务工作素质,确保政府信息公开的质量,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使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工作更好的服务群众和社会,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龙潭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龙潭区人社局2014年度政府信息公开情况统计表
统计指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54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 |
条 |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 |
件 |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51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3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
(一)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不同方式回应同一热点或舆情计1次) |
次 |
5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
|
|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
次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
次 |
|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
次 |
|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
篇 |
|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
次 |
|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
次 |
5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
|
|
(一)收到申请数 |
件 |
11057 |
1、当面申请数 |
件 |
9216 |
2、传真申请数 |
件 |
3 |
3、网络申请数 |
件 |
1833 |
4、信函申请数 |
件 |
5 |
(二)申请办结数 |
件 |
|
1、按时办结数 |
件 |
11057 |
2、延期办结数 |
件 |
|
(三)申请答复数 |
件 |
11057 |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
件 |
|
2、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11057 |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件 |
|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
件 |
|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
件 |
|
涉及商业秘密 |
件 |
|
涉及个人隐私 |
件 |
|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
件 |
|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
件 |
|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件 |
|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
件 |
|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
件 |
|
7、告知做出更改补充数 |
件 |
|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
件 |
|
四、行政复议数量 |
件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
件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
五、行政诉讼数量 |
件 |
|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
件 |
|
(二)被依法纠错数 |
件 |
|
(三)其他情形数 |
件 |
|
六、举报投诉数量 |
件 |
|
七、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
万元 |
|
八、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
|
|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
个 |
1 |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
个 |
1 |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人 |
1 |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工作人员数) |
人 |
|
2、兼职人员数 |
人 |
1 |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用于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及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
|
|
九、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
|
|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
次 |
|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
次 |
2 |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
人次 |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