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质检龙潭分局2008年信息公开年报

发布日期:2011-06-27    点击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要求,现公布市质监局龙潭分局2008年度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基本工作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收费及减免情况组成。本报告中数据统计时限自20081月日至20081231日止。本报告可在吉林市人民政府官方网(www)查阅或下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如有其他需求或建议,可与我局办公室联系,联系地址:吉林市龙潭区遵义东路65号,联系电话:63034609,传真:63416968

一、概述和基本工作情况

(一)组织机构建设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条例》和《关于做好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切实加强对市质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时调整了领导组。局办公室作为市质监局龙潭分局政府信息公开暨政务公开工作的主办科室,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局机关和有关直属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二)《指南》和《目录》完善情况。根据《条例》有关规定,结合质监部门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吉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龙潭分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吉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龙潭分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局机关各科(室)根据市质监局龙潭分局政府信息公开的《指南》和《目录》,按规定程序在政府信息生成和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及时通过上述有效载体和方式,公开(发布)有关政府信息。

(三)落实和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情况。为妥善处理好公开和保密的关系,对即将进入公开程序的各类政府信息进行保密审查。各单位严格按照《吉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龙潭分局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吉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龙潭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吉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龙潭分局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制度》规定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四)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制度规范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和发布的协调工作,由吉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龙潭分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负责,局法规处具体落实。政府信息发布,以局领导签发件为准,并在市信息公开网站发布。特别是以市质监局龙潭分局名义制发的公文、局领导讲话和政务活动、重大活动和工作动态、各类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严格遵守信息发布秩序,维护市质监局政府信息的严肃性、一致性。

(五)《条例》的学习、宣传、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为更好履行《条例》规定职责和义务,市质监局龙潭分局不断健全、完善和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常态性、基础性工作,形成了以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及其他保障工作,以各业务科(室)信息报送支持的工作机制,并在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建设、政府信息梳理和公开等基础性建设工作的同时,在开展理论学习、培训等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2008年,我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共20条。其中法律法规11条,规划、计划完成类4条,其他类5条。在主动公开的信息工作中,为方便公众了解信息,本局在采用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形式上做了如下工作:

1、凡是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全部在网站公开。

2、部分重要的主动公开信息同时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公共媒体及新闻发布会予以发布。

3、群众既可以从我局网站查阅和下载有关已公开的政府信息,也可以在网上在线咨询,我局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

4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公开指南,同时通过我局电子触摸屏等渠道进行公开,供公众查询。

三、依申请公开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无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

四、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政府信息公开未收任何费用。

五、我局没有发生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

2008年吉林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龙潭分局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相关数据统计表

 

一、基本情况

指标

数量

备注

人员配置

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1

 

其中:1.专职人员数

 

 

2.兼职人员数

1

 

学习培训

举办培训次数

1

 

参加培训人次数

1

 

二、主动公开情况

指标

数量

备注

公开的数量

累计公开信息总数

20

 

其中:1.网上公开信息数

20

 

其中:1.市州本级公开信息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2.县(市)公开信息数

 

县(市)区政府和

部门信息数

3.乡(镇)公开信息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公开的内容

累计公开信息总数

 

 

其中:1.政策法规类信息数

 11

 

2.规划计划类信息数

 4

 

3.业务管理类信息数

 

 

4.其他类信息数

5

 

其中:1.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2.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3.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

信息数

 

包括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和房屋拆迁等

4.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5.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6.其他类信息数

 

 

公开的形式

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建信息公开专栏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在信息公开专栏发布信息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信息公开专栏点击次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设立公共信息查阅点数(各级政府所设)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其中: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其中:1.电子信息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2.纸制信息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次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到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市直部门不需填报

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工作简报和报纸发布的审计公报等

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公开的

及时性

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20

 

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申请情况

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其中,1.网上申请数

 

 

2.当面申请数

 

 

3.信函申请数

 

 

4.其他形式申请数

 

 

申请处理

情况

对申请的答复数

 

 

其中:1.同意公开答复数

 

 

2.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3.否决公开答复数

 

 

  其中: ①信息不存在数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③涉密免予公开数

 

 

④其他原因数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其中:1.受理数

 

 

其中:①办结数

 

 

其中:Ⅰ维持行为数

 

 

                       Ⅱ纠错数

 

 

行政诉讼

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收费

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收费金额

 

 

其中:1.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2.其他费用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