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新吉林街道办事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08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1-06-28    点击数:

      2008年,在街道的共同努力之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很好成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街道编制了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为2008年年末,本年度报告公开在吉林市龙潭区政府网站上(网址:www.longtan.gov.cn)新吉林街道办事处地址:吉林市龙潭区新吉林街道新工二条电话:63041971 邮编:132021

     一、概述
      2008年,新吉林街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以依法行政、提高效能、促进反腐倡廉和建设服务性政府部门为目标,不断完善公开制度,拓宽公开领域,深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流程,创新公开形式,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基本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根据信息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成立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行政主任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各单位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党政办公室为街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落实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街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指定专职工作人员,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工作有机构,任务有部署,切实把这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二)建立完善和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情况。
       2008年,新吉林街道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制定了《新吉林街道办事处信息公开制度》、《新吉林街道办事处各科、办政务公开栏》、《新吉林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政务公开栏》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工作流程。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情况。
      街道通过政府网站对本部门的信息加强宣传,深化公开渠道。通过广播和信息栏等其他公开方式将政府信息进行公示。 
     (四)积极做好督查调研和监督指导。
      街道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行风评议。听取了来自社会方面对街道工作各方面的意见。并及时处理征求意见。对行风评议过程中所收集的意见和建议在机关会议上进行认真讨论,制订处理措施。
     三、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数量。
      2008年新吉林街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条。
     (二)公开的内容。
       规范性文件类信息2条;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1条;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2条。
     (三)公开的形式。
       一是市民通过信息公开栏可以查阅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二是各社区信息公告栏。
     (四)公开的及时性。
       及时更新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内容。实现常态动态管理,确保在信息形成或变更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公开。
     四、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没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五、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2008年,新吉林街道对形成的政务信息实现了依法、有序公开。未出现申请行政复议和诉讼的情况。
     六、收费和减免情况。
       自《条例》实施以来,街道在开展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过程中,坚持为民、利民的原则,不存在政府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七、存在问题及工作打算
      2008年我街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街道政务公开工作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公开的信息项目、项目、内容、形式、及时性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二是工作能力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深化公开内容,规范公开程序,保证公开时效性。确保信息公开的迅速、及时、规范。
       二是加强学习,积极开展和参加相关工作的业务学习。
        三是加强对各部门信息的收集和采集,督促信息及时上报。
 2008年龙潭区政府信息公开
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统计表
一、基本情况

  
08年发生数
人员配置
1.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1
其中:专职人员数
 
           兼职人员数
1
学习培训
2.举办培训次数
1
3.参加培训人次数
1

二、主动公开情况

  
08年发生数
公开数量
4.公开信息总数
5
其中:县(市)区、开发区本级公开信息数
 
         乡镇街道公开信息数
5
公开的内容
5.公开信息总数
5
其中: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2
           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1
           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1
           其他类信息数
 
其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包括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等)信息数
 
公开的形式
6.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
 5
7.政府(含开发区)设置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或网站的点击次数
5
8.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15
其中: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15
9.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15
其中:电子信息数
 5
       纸质信息数
 10
10.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11.群众到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12.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13.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14.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15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公开的
及时性
16.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1
17.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18.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2
19.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2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08年发生数
申请情况
20.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1
其中:网上申请数
 
     当面申请数
 1
     信函申请数
 
     其他形式申请数
 
申请处
理情况
21.对申请的答复数
 
其中:同意公开答复数
 
           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1
           否决公开答复数
 
      其中:信息不存在数
 
             申请内容不明数
 
             涉密免于公开数
 
             其他原因数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08年发生数
行政复议
22.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其中:受理数
 
       其中:办结数
 
             其中:维持行为数
 
                 纠错数
 
行政诉讼
23.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08年发生数
   
24.与信息公开相关的收费金额
 
其中: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其他费用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