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市取柴河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024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我镇编制了磐石市取柴河镇2024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以下简称《年报》)。本年报由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等六部分组成。数据的统计时限为2024年1月1日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本年报通过磐石市人民政府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向社会公开。欢迎社会各界进行监督、提出意见。如对本年报有疑问、意见和建议,请联系取柴河镇政府办公室,地址:磐石市取柴河镇政府办公室,邮编:132303,电话:0432-65868421。
一、总体情况
2024年,取柴河镇在上级部门的有力领导与悉心指导下,始终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作为提升政府透明度、增强公信力、服务群众的关键举措,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紧密围绕全镇中心工作和年度政务公开要点,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迈向新台阶。
(一)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工作基础。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各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及各成员的职责分工,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任务,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序开展。
(二)拓展公开渠道,提升服务效能。1.线上方面,除了依托磐石市人民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外,还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政府信息,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提高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线下方面,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和设备,为群众提供现场查阅、咨询和打印服务。在各村(社区)设立信息公开栏,定期更新涉及民生保障、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信息,将政府信息公开延伸到基层一线,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了解到政府工作动态。
(三)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法,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迈向新台阶,使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镇中心工作和群众需求。
(四)完善制度建设,规范公开流程。1.修订完善了《取柴河镇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制度》,明确了主动公开的范围、程序、方式和时限要求,确保政府信息应公开尽公开。同时,建立了信息审核发布机制,严格执行“先审核、后发布”原则,确保信息内容准确无误、合法合规。
2.进一步优化依申请公开制度,规范依申请公开的受理、审查、答复等环节,明确各环节的办理时限和责任要求,保障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对依申请公开的答复意见进行严格审核把关,确保答复内容规范、准确、合法。
(五)加强监督考核,保障工作落实。1.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
2.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在政府网站和综合服务中心公布监督投诉电话,及时受理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投诉和建议,并认真做好调查处理和反馈工作,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0 |
0 |
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0 |
0 |
0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0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0 |
||
行政强制 |
0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0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
0 |
0 |
0 |
0 |
0 |
0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6.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8.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五)不予处理 |
1.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0 |
0 |
0 |
0 |
0 |
0 |
0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3.其他 |
0 |
0 |
0 |
0 |
0 |
0 |
0 |
||
(七)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
|
0 |
0 |
0 |
0 |
0 |
四、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信息公开深度和广度不足,部分政策解读不够深入全面,无法满足群众对政府工作细节和政策背景的了解需求。
信息公开时效性不强,部分信息更新不及时,导致群众获取的信息滞后,影响其实用价值。
信息公开队伍专业能力有待提高,部分工作人员业务知识不熟练,操作不规范,影响信息公开的质量和效率。
(二)改进措施
深化信息公开内容,提升质量,采用多种形式解读政策文件,组织专题解读活动,拓展信息公开范围。
优化信息发布机制,确保及时更新,建立信息更新提醒制度,明确责任和时间节点,优化信息审核流程,加强平台维护管理。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业务水平,加大培训力度,组织业务培训和专题研讨活动,建立工作交流平台,鼓励工作人员参加相关培训。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