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磐石市人民政府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5-04-01    点击数: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全市各级行政机关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报告共分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六部分。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200811日起至20081231日为止。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吉林市政务公开网站(www.jlzwgk.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磐石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磐石市经济开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楼政务公开办公室;邮编:132300;电话:043265251203; 传真: 043265251203 )

  一、概述

  《条例》自200851日施行以来,我市统一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教育培训,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建立领导和工作机构

  《条例》颁布后,市政府及时对贯彻实施《条例》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确定市政府办公室为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由政务公开办具体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市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部门、各乡镇街(区)也相应成立或指定工作机构,安排人员负责具体工作,初步建立起市、乡镇街(区)两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体系,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二)制定工作制度

  对照《条例》要求,印发了《磐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准备工作的通知》,制定了《磐石市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则》、《磐石市政府机关公文类信息公开审核办法》和《磐石市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报备制度》,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开展教育培训

  我市组织召开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组织各部门、各乡镇街(区)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听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讲座,对工作人员就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编制要求和规范、政府公开信息的梳理填报、《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填报系统》的操作使用等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同时,积极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加大对《条例》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按照《条例》要求,对2008年发生的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加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一)主动公开数量

  2008年,全市累计主动公开政府信息达1835条。其中,规范性文件类信息423条;规划计划类信息146条;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137条;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39条;其它类型信息1090条。

  (二)主动公开内容

  2008年重点公开了以下政府信息: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等。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我市在市档案局设立了政府信息查阅点,便于群众、法人和其他组织查阅。本年度我市共受理8起提出依申请公开的情况,都已满意答复申请人。申请的内容主要征地拆迁安置、劳动社会保障、项目规划建设、行政审批事项等。

  四、依申请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因没有制定具体收费标准,故未施行收费制度。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本年度,我市没有出现就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08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指导、协调力度不够,政府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各部门、各乡镇街(区)对《条例》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公开工作开展总体还不平衡,依申请公开信息的还比较少,公开内容还需进一步深化,工作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2009年,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一是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发挥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作用,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构,强化责任,将政府信息公开纳入全市重要工作议程。

  二是按照《条例》规定,进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确保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章可循。

  三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选准突破口,用新思路、新办法来解决问题,把政府信息公开作为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依法有序地推进。

  四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切实形成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整体合力,规范运作程序,切实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九年二月十一日

  附件:

  磐石市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

  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统计表

  单位: 磐石市人民政府 盖章)

  一、基本情况

  指标

  累计数

  08年发生数

  人员配置

  1.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不填

  60

  其中:⑴专职人员数

  不填

  4

  ⑵兼职人员数

  不填

  56

  学习培训

  2.举办培训次数

  24

  24

  3.参加培训人次数

  1204

  1204

  二、主动公开情况

  指标

  累计数

  08年发生数

  公开数量

  4.公开信息总数

  1835

  1835

  其中:⑴县(市)区本级公开信息数

  1431

  1431

  ⑵乡镇街道公开信息数

  404

  404

  公开的内容

  5.公开信息总数

  1835

  1835

  其中:⑴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423

  423

  ⑵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146

  146

  ⑶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137

  137

  ⑷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39

  39

  (5)其它类信息数

  1090

  1090

  其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包括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等)信息数

  205

  205

  公开的形式

  6.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

  1184

  1184

  7.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点击次数

  207231

  115360

  8.设立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1

  1

  其中:⑴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0

  0

  9.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449

  449

  其中:⑴电子信息数

  236

  236

  ⑵纸质信息数

  213

  213

  10.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189

  189

  11.到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13

  13

  12.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1510

  1510

  13.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930

  930

  14.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3

  3

  15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5

  5

  公开的

  及时性

  16.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460

  460

  17.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147

  147

  18.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222

  222

  19.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385

  385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申请情况

  20.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8

  8

  其中:⑴网上申请数

  0

  0

  ⑵当面申请数

  8

  8

  ⑶信函申请数

  0

  0

  ⑷其他形式申请数

  0

  0

  申请处

  理情况

  21.对申请的答复数

  8

  8

  其中:⑴同意公开答复数

  8

  8

  ⑵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0

  ⑶否决公开答复数

  0

  0

  其中:①信息不存在数

  0

  0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0

  0

  ③涉密免于公开数

  0

  0

  ④其他原因数

  0

  0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22.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0

  0

  其中:⑴受理数

  0

  0

  其中:①办结数

  0

  0

  其中:Ⅰ维持行为数

  0

  0

  Ⅱ纠错数

  0

  0

  行政诉讼

  23.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0

  0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收 费

  24.与信息公开事物相关的收费金额

  0

  0

  其中:⑴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0

  0

  ⑵其他费用金额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