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磐石市人民政府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15-04-01    点击数: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全市各级行政机关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编制。报告共分基本工作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及附件七部分。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从201011日起至20101231日为止。报告的电子版可在吉林市政务公开网站(http://www.jlcity.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磐石市人民政府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磐石市政务服务中心503室;邮编:132300;电话:043265251203)

  一、基本工作情况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民利的关键之年。我市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九届十一次全会和吉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环境立市全民创业战略,以建设新政务服务中心为契机,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全市政务(村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不断扩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呈现出组织机构健全,主动公开意识增强,职责分工明确,公开内容重点突出的特点,充分发挥了政府信息对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调整健全组织机构,充实工作人员。为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市在原有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结合政府部门机构改革,及时调整了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增加了人社局、科技局等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政务公开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市政府信息公开的推进、指导、协调和监督等日常工作。同时,各乡镇街区、各部门也针对人事变动和调整,进一步健全了专门机构,调整充实了工作人员,明确了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从组织机构和人员上为推进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可靠保障。目前我市从事信息公开的工作人员达到了72人,其中专职人员6人,兼职人员66人。

  (二)开展培训,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2010年,我市指派政务公开办的2名同志参加了全省政府信息公开联络员培训班,并且以现场、网络等形式先后举办了8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培训班,各部门及教育、卫生、供热和供水等公共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工作人员共计1152人次参加了培训,切实增强了各单位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及业务素质。

  (三)完善制度,狠抓落实。为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依法有序推进,我市在原有《磐石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实施细则》、《磐石市行政机关澄清虚假或不完整信息工作制度》等制度的基础上,又制定下发了《磐石市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突发事件新闻发布工作得到规范化、制度化。通过近几年一系列制度建设,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以制度为抓手,从责任、任务、措施等方面狠抓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落实。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2010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按照《条例》及省和吉林市有关规定,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保障了群众、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

  (一)主动公开数量

  2010年,全市主动公开政府信息4827条,其中,市本级公开信息3751条,乡镇街区公开信息1076条。

  (二)主动公开内容

  2010年,全市各级行政机关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主要包括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政府机构和人事情况、重大决策草案、政务服务中心相关办事信息等方面内容。

  1)管理规范和发展计划。及时公开了市政府规章和各级行政机关产生的规范性文件及与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的其他文件;公开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开了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的批准文件、补偿标准、安置方案等。

  2)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开了影响群众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疫情、灾情或突发事件的预报、发生及其处理情况;公开了城乡低保金发放、社会救助标准、福利事业发展情况、各类优抚对象抚恤标准、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标准、泥草房改造补助资金发放等;公开了普通中小学教育收费标准;公开了劳动就业服务企业认定标准、基本养老金申领标准和条件、一次性补充养老金申领条件、工伤认定方法、专业人员招聘岗位;公开了廉租房分配方案和结果;公开了水库移民款发放及农村三资使用情况;公开了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看病报销情况等。

  3)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公开了政府财政预算、决算及审计信息;公开了公共交通、重大工程的配套住宅等项目的招标信息、招投标流程、中标结果;公开了2010年重大工程项目列表、工程建设管理等信息;公开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目录、采购结果及其监督情况等。

  4)政府机构和人事情况。政府机关的管理职能及其调整、变动情况方面,公开了政府机关管理职能、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人事任免等信息;公务员招录及公开选任干部情况方面,公布了公务员招考条件、录用结果及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条件、提拔任用资格、选拔程序和任用结果等。

  5)重大决策草案。公开了涉及群众、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大利益或者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决策、规定、规划、计划、方案等草案,充分听取了群众意见。

  6)政务服务中心相关办事信息。公开了进驻审批项目的法律依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等;公开了群众的办事结果等信息。

  (三)公开形式

  我市在信息公开的过程中,主要以网站平台公开为主,其它形式公开为辅。

  1)网站公开。我市以政府门户网站和吉林市政务公开网为平台,及时公开各种政府信息,为群众了解政府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报刊广播电视公开。利用我市电视台公开市政府规章、政府机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人事任免、机构设置、表彰及与经济、社会管理等。通过印发《政府工作信息》,刊登了政府工作报告、领导讲话、工作动态等。

  3)开展评议监督。为提高政府信息公开质量,我市积极开展政府信息公开评议工作,采取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是否查实、准确,时间是否及时,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制度落实是否到位等情况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作为考核被评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指标和条件。20101029日,我市以工商开放日为契机,组织邀请个体工商户、企业代表、新闻媒体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会议室以座谈会的形式,对工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了评议,企业和群众对我市工商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均给予了充分肯定。

  4)通过设立查询机、LED屏、电视屏幕,印制办事指南进行公开。结合新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创新公开形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设立了查询机、LED屏、电视屏幕,印制了办事指南,群众能够随时随地了解相关的办事信息,方便了群众办事,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我市政府信息查阅点共有38起提出依申请公开的情况,申请的内容主要涉及廉租房、优待抚恤、社会救助、招考录信息、教育收费等相关内容所有提出依申请公开的,都已满意答复申请人。

  四、依申请信息公开收费及减免情况

  本年度,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因没有制定具体收费标准,故未实行收费。

  五、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本年度,我市没有出现就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六、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0年,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条例》的要求及群众、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需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群众对《条例》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知和理解还不深入,从根本上制约了此项工作的发展。虽然在《条例》施行的准备工作之初,我市对《条例》施行情况开展了宣传报道,但受群众的认知程度、参与意识等因素的影响,群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意识和积极性还不够高。

  (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的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及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的工作协调机制和信息保障机制已经基本建立。但由于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均为兼职人员,其工作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还普遍缺乏,信息采集、网站维护等相关业务素质也还有待提高,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涉及面广,工作量又相对较大,这就直接造成工作机构的日常信息采集和维护的工作量大增,也直接影响到了公开信息的质量和效率。

  (三)政府信息公开网站信息资源整合能力、利用率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还存在网站后台管理权限不高、可选择功能模板相对单一、功能模块建设相对模式化、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等问题,造成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建设和维护水平较低,网站表现形式单一、信息资源不够丰富,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改进措施:

  (一)充分发挥全市宣传部门的职能作用,整合各类媒体资源,细化宣传工作方案,丰富宣传手段,进一步加强对《条例》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搞好调查研究,明确标准规范,进一步完善全市信息公开工作的制度建设,认真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做好各部门及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更新工作。

  (三)加强部门协同,制定工作方案,进一步强化对全市政府信息公开义务主体单位政府信息公开专兼职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增强其工作责任心、积极性、主动性及业务素质,努力提高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进一步加强同吉林市政务公开办的业务交流和联系,积极寻求上级部门对我市各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加强对网站建设维护人员的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网站建设和维护水平。

  (五)努力探索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路子、新途径,拓宽信息公开方式,畅通公开渠道,方便企事业单位、群众办事。有针对性开展工作,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把群众普遍关心、涉及群众利益的政府信息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同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重点、难点工作的研究和指导,不断提高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六)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任务,进一步强化对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力度,有力推进各部门各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建设和组织实施工作,促进全市信息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一年三月十六日

  附件:

  磐石市2010年度政府信息公开

  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统计表

  单位: 磐石市人民政府 盖章)

  一、基本情况

  指标

  累计数

  2010年发生数

  人员配置

  1.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不填

  72

  其中:⑴专职人员数

  不填

  6

  ⑵兼职人员数

  不填

  66

  学习培训

  2.举办培训次数

  64

  8

  3.参加培训人次数

  4566

  1152

  二、主动公开情况

  指标

  累计数

  2010年发生数

  公开数量

  4.公开信息总数

  10483

  4827

  其中:⑴县(市)区本级公开信息数

  8288

  3751

  ⑵乡镇街道公开信息数

  2195

  1076

  公开的内容

  5.公开信息总数

  10483

  4827

  其中:⑴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2154

  985

  ⑵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686

  283

  ⑶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581

  226

  ⑷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241

  105

  (5)其它类信息数

  6821

  3228

  其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包括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等)信息数

  988

  356

  公开的形式

  6.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

  8002

  4159

  7.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点击次数

  491549

  150576

  8.设立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1

  0

  其中:⑴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1

  1

  9.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1921

  936

  其中:⑴电子信息数

  1186

  632

  ⑵纸质信息数

  735

  304

  10.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2249

  1210

  11.到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132

  52

  12.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7260

  3110

  13.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4300

  2240

  14.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13

  6

  15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16

  7

  公开的

  及时性

  16.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1722

  827

  17.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673

  216

  18.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1593

  782

  19.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802

  261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申请情况

  20.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63

  38

  其中:⑴网上申请数

  5

  4

  ⑵当面申请数

  40

  24

  ⑶信函申请数

  18

  10

  ⑷其他形式申请数

  0

  0

  申请处

  理情况

  21.对申请的答复数

  63

  38

  其中:⑴同意公开答复数

  63

  38

  ⑵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0

  0

  ⑶否决公开答复数

  0

  0

  其中:①信息不存在数

  0

  0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0

  0

  ③涉密免于公开数

  0

  0

  ④其他原因数

  0

  0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22.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0

  0

  其中:⑴受理数

  0

  0

  其中:①办结数

  0

  0

  其中:Ⅰ维持行为数

  0

  0

  Ⅱ纠错数

  0

  0

  行政诉讼

  23.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0

  0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收 费

  24.与信息公开事物相关的收费金额

  0

  0

  其中:⑴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0

  0

  ⑵其他费用金额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