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石市政府信息公开专栏 >> 磐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索  引 号: 013526056/2006-03532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公告
发文机关: 磐石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6年11月20日
标      题: 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文字号: 磐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20日
索  引 号: 013526056/2006-03532 分  类: 综合政务(其他) ; 公告
发文机关: 磐石市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06年11月20日
标      题: 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发文字号: 磐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发布日期: 2006年11月20日
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6年11月20日在磐石市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杨恩宽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提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 一、2006年计划执行情况   2006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要求,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不断提升综合经济实力,较好地完成了全年预期目标。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0亿元,同比增长27.3%。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22.1亿元、71.2亿元和4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35.9%和25.2%。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61%。利用域外资金36亿元,同比增长12.5%。一般预算财政收入预计实现6.3亿元,同比增长1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实现7400元,同比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实现4780元,同比增长10.1%。 (一)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围绕金属冶炼、非金属加工、食品加工三大主导产业,狠抓项目建设,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6年,全市开工新建、续建各类项目248项,其中工业项目173项,完成投资42.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8.4%。在工业项目中,投资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项,完成投资13.4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的32%;投资3000万元至1亿元工业项目21项,完成投资11.6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的27%;投资1000万元至3000万元工业项目75项,完成投资14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的33%;投资1000万元以下工业项目63项,完成投资3.4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的8%。全口径工业增加值预计实现55.2亿元。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42亿元,实缴税金预计达到4.6亿元,在三大主导产业的拉动下,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全民创业进程加快,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万户,私营企业发展到659户,从业人员达2.2万人。 (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全市农业总产值预计实现36.5亿元,同比增长10%。粮食总产量达到64万吨。调整了种植结构,推广优良品种,三大作物优质品率达到90%以上。推广测土施肥、玉米垄侧保墒栽培等15项农业新技术。畜牧、食用菌、中药材、果品四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生猪发展到140万头,同比增长11.2%;牛发展到46万头,同比增长2.2%;家禽发展到8000万只,同比增长44.8%。食用菌栽培总面积达到3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中药材面积发展到1775公顷,同比增长17%。新发展葡萄130公顷,果树面积发展到3200公顷。成功引进福润20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宏润1500万只肉鸡加工,馋神屠宰加工、铜钱桥蔬菜食品加工、隆兴粮油开发等5个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劳动力转移7.7万人。投资2.5亿元,完成路、水、电等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57项,红旗岭镇进入省级“十强镇”行列。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围绕试点工作,发展新项目83个,完成投资4.7亿元。 (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市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600万元完成了阜康大路东拓、振兴大街北延、石城大街中段的征地拆迁,现已开工建设;投资450万元,启动实施磐石河一期、挡石河二期治理工程;投资610万元完成2300平方米磐石火车站候车室建设,投资150万元完成2万平方米站前广场建设。投资3亿元,开发房地产28.5万平方米,其中,完成棚户区改造13.1万平方米;投资208万元,完成城区二次供水21.6万平方米2700户改造任务;污水及垃圾处理厂项目已完成前期工作;市区美化绿化工程也按要求完成了建设任务。公路建设,投资3.04亿元,开工建设各级公路175.5公里,其中141.2公里已竣工通车。沈吉线石家至烟筒山段53.5公里铁路复线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供电设施改造和建设投资5138万元,完成了10千伏城1城2线、66千伏磐甸线及2座66千伏变电所改造。投资1.2亿元的明城54万千伏安一次变电所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落实开发银行软贷款3500万元,完成省级磐石和明城两个经济开发区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两区项目承载功能进一步增强。 (四)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继续保持全国科技示范市荣誉。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900万元,完成市职业教育中心校区9000平方米一期工程建设任务,新招学生600人,毕业生安置就业504人。医疗卫生水平继续提高,12个乡镇卫生院新建和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增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改造面积6000平方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面启动,参加合作医疗农民28.2万人,报销医药费800万元。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6200户,新建有线电视屯72个。就业和社会保障能力增强,开发城镇就业岗位1.1万个,其中公益岗位800个,74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养老金发放2200万元,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社会帮困活动和社会捐助工作继续有效开展。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有了新的发展。 从我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看,成果显著。国民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够大,人均占有量相对较小,与发达县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村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民增收任务比较艰巨。这些矛盾和问题还有待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安排意见 2007年,是实现吉林市“奋斗三年,总量翻番”目标的第一年。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推动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再上新台阶。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一产增加值24.3亿元、二产增加值83亿元、三产增加值5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16.6%和12.8%。一般预算财政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4.8%。利用域外资金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60元,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00元,同比增长12.2%。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着重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加速工业化进程 2007年,全市工业项目计划完成投资4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7.7%。其中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工业项目34项,计划完成投资32.6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的74.1%;其它工业项目计划投资11.4亿元,占工业项目投资的25.9%。集中力量抓好娃哈哈奶制品、永航异型管加工等13个续建、新建项目,确保年内竣工投产;全力做好建龙100万吨特钢、镍业公司1.5万吨金属镍扩能、铝业公司12万吨铝产品、亚泰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冀东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等21个项目的攻关及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66亿元,同比增长19.6%。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农村经济。2007年全市农业总产值计划40.2亿元,同比增长10.1%。围绕畜牧、食用菌、中药材、果品四大主导产业,建设标准化牧业小区、食用菌园区、中草药材园区和果品园区,形成产业基地。生猪、牛、家禽饲养量分别比上年增长19.1%、2.2%和17.7%;食用菌发展到360万平方米;中药材发展到2600公顷;果品发展到3500公顷。加大科技推广力度,推广农业新技术15项,引进新品种10项。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扩大农副产品加工规模,粮食综合加工率达到40%以上,畜产品加工率达到30%以上。拓展输出渠道,实现转移劳动力8.5万人。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建设各类小城镇基础设施项目65项,完成投资2.8亿元。认真落实新农村建设规划,扎实推进试点村镇建设,16个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位 一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开行贷款、争取专项资金、招商引资等渠道落实建设资金5亿元,实施石城大街等三路两桥续建、前景路等四条道路大修、磐石大街和振兴大街整修、30条巷路新建和两条支路大修、两河治理、人民广场二期、供水改造、污水及垃圾处理厂建设、天然气管道铺设、20万平方米房地产开发及棚户区改造、垃圾中转站及粪便无公害化处理等11项重点工程。二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完成总投资17亿元的吉林至沈阳高速公路磐石段85公里征地拆迁工作;投资3.1亿元,开工建设各级公路220公里;启动总投资6.4亿元的烟筒山至石家53.5公里铁路复线工程建设。三是加快电力、通讯设施建设:投资1.2亿元,完成明城一次变电所一期项目建设;投资1050万元,完成乡镇村互联网宽带接入项目建设。四是加快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启动亚吉灌区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全面完成官马水库、柳扬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四)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搞好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市职教中心在校学生达到1400人;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扩建实验小学教学楼4000平方米,新建朝阳山中学教学楼4800平方米。坚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巩固省级卫生城创建成果。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42‰以内。新发展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建有线电视屯30个。文化大厦年内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建设节约型社会,严格资源管理。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各位代表,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为加快磐石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完成本次会议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