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特向社会公布2009年度本级政府(机关)信息公开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情况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及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附表共六个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09年12月31日止。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舒兰市政府督查室;邮编:132600;电话:68260078;传真:68260089;电子邮箱:jlslzyj@sohu.com)。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舒兰市政府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行政务公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创新,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省、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精神,2009年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公开内容、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公开载体形式、加强基础性建设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培训。市政府确定由市委常委、副市长董慧中任组长,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政府督查室、政府信息中心、档案局等单位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和市直各部门也相应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分管领导,主管科室和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宣传培训。相继召开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和培训工作会议,各乡镇街、各部门、重点公用事业单位的分管领导、办公室主任、微机员和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工作人员200余人参加了学习培训会。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副组长做了动员讲话,市政府督查室主任、市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宣读了《条例》,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向与会人员讲解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及目录填报系统操作说明书》。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市政府要求和时限,顺利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填报、上报、更新及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写
工作。
(二)精心组织实施,扎实稳步推进。一是认真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及时下发了《关于印发舒兰市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则等三项制度的通知》(舒政办函[2008]18号)、《关于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指导意见》(舒政办函[2008]55号)、《关于印发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的通知》(舒政办函[2008]57号)、《关于做好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通知》(舒政办函[2009]19号)和《关于印发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细则》等制度的通知》(舒政办发[2009]96号),对指南和目录编制及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时间要求、编制质量作了明确规定和说明,并附范本进行编制指导,市政务公开办参照省、市指南和目录编制标准,完成了《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并通过吉林市政府网站发布公开。二是建立政府信息发布的网络平台。舒兰市政府下发了《舒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舒兰市政府网站建设的通知》(舒政发[2008]12号)文件,召开了市政府网站建设工作会议,对如何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门户网站上开设了走进舒兰、招商引资、政务公开、动态专题、支柱产业、软环境建设、便民服务等7项主栏目,各项主栏目下设多个子栏目。截至目前,全市已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各类信息3200余条,图片850余张,网站点击率突破150万人次。
三是积极建立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和设施。根据《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结合本市实际,舒兰市政府成立了舒兰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即市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地点设在市档案馆,市档案局在现有条件下,调整了一间办公室作为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触摸屏等设施。舒兰市制发了《舒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市政府信息查阅服务工作的通知》(舒政办函【2008】50号)文件,明确了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职责和职能,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应对2002年以来本部门、本单位制发并正在执行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文件及规章进行整理,上报到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为公民、法人查阅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了便利。
(三)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实效。一是建立走访督查机制。市政务公开办、政府信息中心经常性、有重点、有针对性深入各乡镇街和各政府部门,及时督促检查,指导《条例》实施工作,及时查找差距,促进工作平衡,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行政权力监督、社会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工作,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工作实行全方位监督,对各单位、部门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征求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建立考评考核机制。坚持把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一并安排,对工作不落实、不到位、被动应付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长效开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2009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54条。其中,规范性文件类信息113条,规划计划类信息106条,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82条,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62条,其它类信息1491条。
一、概述
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是舒兰市政府贯彻落实《条例》的重要举措,是深入推行政务公开,转变政府职能,实现管理创新,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省、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的意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精神,2009年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公开内容、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公开载体形式、加强基础性建设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宣传培训。市政府确定由市委常委、副市长董慧中任组长,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政府督查室、政府信息中心、档案局等单位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乡镇街和市直各部门也相应明确了政府信息公开分管领导,主管科室和工作机构,形成了上下联动、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机制。二是强化宣传培训。相继召开了全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和培训工作会议,各乡镇街、各部门、重点公用事业单位的分管领导、办公室主任、微机员和政府信息公开机构工作人员200余人参加了学习培训会。市政府秘书长、市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副组长做了动员讲话,市政府督查室主任、市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宣读了《条例》,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向与会人员讲解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及目录填报系统操作说明书》。各单位、各部门按照市政府要求和时限,顺利完成了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填报、上报、更新及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写
工作。
(二)精心组织实施,扎实稳步推进。一是认真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及时下发了《关于印发舒兰市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规则等三项制度的通知》(舒政办函[2008]18号)、《关于施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指导意见》(舒政办函[2008]55号)、《关于印发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的通知》(舒政办函[2008]57号)、《关于做好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通知》(舒政办函[2009]19号)和《关于印发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细则》等制度的通知》(舒政办发[2009]96号),对指南和目录编制及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时间要求、编制质量作了明确规定和说明,并附范本进行编制指导,市政务公开办参照省、市指南和目录编制标准,完成了《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及我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的编制工作,并通过吉林市政府网站发布公开。二是建立政府信息发布的网络平台。舒兰市政府下发了《舒兰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舒兰市政府网站建设的通知》(舒政发[2008]12号)文件,召开了市政府网站建设工作会议,对如何加强政府网站建设,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在门户网站上开设了走进舒兰、招商引资、政务公开、动态专题、支柱产业、软环境建设、便民服务等7项主栏目,各项主栏目下设多个子栏目。截至目前,全市已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各类信息3200余条,图片850余张,网站点击率突破150万人次。
三是积极建立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和设施。根据《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结合本市实际,舒兰市政府成立了舒兰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即市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地点设在市档案馆,市档案局在现有条件下,调整了一间办公室作为政府信息查阅场所,并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触摸屏等设施。舒兰市制发了《舒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市政府信息查阅服务工作的通知》(舒政办函【2008】50号)文件,明确了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职责和职能,要求各部门、各单位应对2002年以来本部门、本单位制发并正在执行的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政策性、法规性、公益性文件及规章进行整理,上报到市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为公民、法人查阅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了便利。
(三)完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实效。一是建立走访督查机制。市政务公开办、政府信息中心经常性、有重点、有针对性深入各乡镇街和各政府部门,及时督促检查,指导《条例》实施工作,及时查找差距,促进工作平衡,增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建立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行政权力监督、社会群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的工作,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工作实行全方位监督,对各单位、部门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征求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建立考评考核机制。坚持把政务公开与政府信息公开一并安排,对工作不落实、不到位、被动应付的单位给予通报批评,促进了政府信息公开长效开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公开的主要内容
市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和编目,2009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854条。其中,规范性文件类信息113条,规划计划类信息106条,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82条,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62条,其它类信息1491条。
(二)公开形式
1.政府门户网站
“舒兰市人民政府网”下设走进舒兰、招商引资、政务公开、动态专题、支柱产业、软环境建设、便民服务等7项主栏目,各项主栏目下设多个子栏目。截至12月末,全市已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各类信息3200余条,图片850余张,网站点击率突破150万人次。
2.公共查阅点
指定市档案馆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为全市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中心。目前已汇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1450件,其中,纸质信息725件、电子信息725件。2009年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18人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及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各政府机关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2件,其中,当面申请18件,其它方式申请4件。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城市规划以及事业单位聘用制、工资福利、职称、公务员管理、军转、企业年检等方面的内容。
(二)申请处理情况
在22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的有22件。其中,“同意公开”的18件,“同意部分公开”的2件,属于《规定》第十条免予公开范围的2件。
(三)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不予公开信息2件,主要是涉及依法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方面。
四、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舒兰市政府未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和行政 诉讼案件。
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在深化公开内容、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加强基础性工作方面存在不足,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以社会关注度高、公共利益大的政府信息作为突破口,推进不同领域的政府信息的公开进程,逐步探索形成工作规则。
(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系统应用,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流程;开展公文类信息的备案登记工作及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改进工作,并探索形成相应的工作规则。
(三)加强基础性工作。推进政府机关对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的重大决定提供解读服务;结合政风行风测评,继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评议制度,将评议工作常规化、日常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工作;加强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知度。
六、附表
1.政府门户网站
“舒兰市人民政府网”下设走进舒兰、招商引资、政务公开、动态专题、支柱产业、软环境建设、便民服务等7项主栏目,各项主栏目下设多个子栏目。截至12月末,全市已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各类信息3200余条,图片850余张,网站点击率突破150万人次。
2.公共查阅点
指定市档案馆现行文件利用中心为全市政府公开信息集中查阅中心。目前已汇集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1450件,其中,纸质信息725件、电子信息725件。2009年接待公众查阅政府公开信息18人次。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及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申请情况
各政府机关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2件,其中,当面申请18件,其它方式申请4件。申请内容主要涉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安置标准、城市规划以及事业单位聘用制、工资福利、职称、公务员管理、军转、企业年检等方面的内容。
(二)申请处理情况
在22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已经答复的有22件。其中,“同意公开”的18件,“同意部分公开”的2件,属于《规定》第十条免予公开范围的2件。
(三)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不予公开信息2件,主要是涉及依法保护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方面。
四、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和申诉的情况
舒兰市政府未收到有关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申请和行政 诉讼案件。
五、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目前,政府信息公开主要在深化公开内容、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加强基础性工作方面存在不足,考虑从以下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改进:
(一)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以社会关注度高、公共利益大的政府信息作为突破口,推进不同领域的政府信息的公开进程,逐步探索形成工作规则。
(二)规范政府信息公开行为。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系统应用,进一步规范信息公开流程;开展公文类信息的备案登记工作及政府信息公开建议改进工作,并探索形成相应的工作规则。
(三)加强基础性工作。推进政府机关对社会关注度高、专业性强的重大决定提供解读服务;结合政风行风测评,继续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评议制度,将评议工作常规化、日常化;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咨询服务工作;加强宣传和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认知度。
六、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