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市农业局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相关规定,按照舒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2011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通知》要求,特编制我局2011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11年,农业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政务信息办公室的指导下,紧密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政府部门工作的透明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体系,为促进舒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工作部署和安排情况。
为了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我们从领导重视抓起,严格实行了“一把手”负责制,及时成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局长李绍月亲任组长,副书记陆文成、副局长齐明、副局长赵桂兰任副组长,直属各单位一把手为成员。下设办公室,主任由人秘科长梁桂芬同志兼任。
局党委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政务公开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事务,把政府信息公开列入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给予了高度重视。
(二)建立、完善和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情况。
制度是规范,是保障。为了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可操作性,我们制定了《农业局政务公开承诺制度》、《农业局政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政务公开投诉举报制度》、《政务公开评议制度》、《农业局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严格执行省、市制定的各项政务公开工作措施,并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与年终工作业绩的考核挂钩。
(三)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情况。
在舒兰农业信息网站,设置机构设置、农业资源、政务公开、政策法规等20项内容。通过舒兰农业信息网把政务公开的任务要求、政策规定、措施办法以及服务承诺、责任追究等方面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加快捷的形式,及时、全面地向社会和群众公开,取得了显著效果。
(四)积极做好跟踪指导和监督检查。
全年按季度对各直属单位进行检查指导,指出问题的同时并提出可行性建议,有效的指导了局直属各单位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舒兰市农业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按照市政府的部署,公开制度不断得到完善,公开内容不断得到规范,公开载体建设不断得到加强。
(一)主动公开的数量
对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已确定公开的有关事项,通过舒兰市农业局门户网站“舒兰农业信息网”(www.jlsl.agri.gov.cn)向社会公开。截止2011年底,在舒兰农业信息网主动公开信息148条。
(二)主动公开的内容
1、公开制度。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舒兰市政府信息公开暂行规定。
2、机构人事。农业局机构设置、领导简介等方面的信息,公开了舒兰市农业局直属各单位地址及服务、监督电话。
3、工作信息。在网站的“农业资讯”对舒兰市农业系统重要的工作安排、活动、会议政策报道等都能及时整理,由专人负责有关维护和内容更新。凡在网站上发布的信息都经过严格审批和保密审查。
(三)主动公开信息方式
对于主动公开的农业信息,我局通过以下方式主动公开:
1、舒兰农业信息网。
网址:http://www.jlsl.agri.gov.cn。
2.政务公开揭示板。
在农业局办公楼一楼大厅设立政务公开揭示板。
3、吉林市政务公开网
网址:http://www.jlzwgk.gov.cn/main.do
(四)主动公开的及时性
对涉及到的农业政策、法规及时在舒兰农业信息网和吉林市政务公开网发布。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1年,农业局未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2011年舒兰市农业局未发生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和不予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2011年舒兰市农业局未有政府信息公开的收费和减免情况。
六、存在的问题及工作打算
2011年,我局严格按照《条例》及吉林市政府的相关要求,对政府信息实行了及时、有效公开。但还存在着公开时不规范、内容不健全、公开不及时等问题。
针对不足,我局将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强化措施,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狠抓工作落实,增强实效。在局各科室、直属各单位的配合下,通过分工协作,责任到人工作机制,保障信息公开内容的及时充实和更新;二是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局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自觉支持,参与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三是强化督促检查,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监督考核办法,加强对各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督促考核,确保政府信息及时全面的公开。
2012年3月10日
附件1
2011年吉林市政府信息公开
年度报告相关数据统计表
单位: 舒兰市农业局 (盖章)
一、基本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1年发生数 |
|
人员配置 |
1.从事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
不填 |
|
其中:⑴专职人员数 |
不填 |
|
|
⑵兼职人员数 |
不填 |
|
|
学习培训 |
2.举办培训次数 |
|
|
3.参加培训人次数 |
|
|
二、主动公开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1年发生数 |
|
公开数量 |
4.公开信息总数★ |
|
|
其中:⑴县(市)区、开发区本级公开信息数★ |
|
|
|
⑵乡镇街道公开信息数★ |
|
|
|
公开的内容 |
5.公开信息总数 |
|
|
其中:⑴规范性文件类信息数 |
|
|
|
⑵规划计划和完成情况类信息数 |
|
|
|
⑶公共资金使用和监督类信息数 |
|
|
|
⑷机构调整和人员变动类信息数 |
|
|
|
⑸其他类信息数 |
|
|
|
其中: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事项类(包括公共卫生、扶贫优抚、招考和教育收费、社会保障和劳动就业、土地征用等)信息数 |
|
|
|
公开的形式 |
6.在信息公开专栏或信息公开网站发布信息数 |
275 |
148 |
7.政府(含开发区)设置的政府信息公开专栏或网站的点击次数★ |
|
|
|
8.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数★ |
|
|
|
其中:⑴可进行电子信息查阅的查阅点数★ |
|
|
|
9.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汇集信息总数★ |
|
|
|
其中:⑴电子信息数★ |
|
|
|
⑵纸质信息数★ |
|
|
|
10.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接待公众查阅人数★ |
|
|
|
11.群众到政府(含开发区)设立的公共信息查阅点借阅文件数★ |
|
|
|
12.政府公报(政报)发放数★ |
|
|
|
13.其他种类公报的名称和数量 |
|
|
|
14.新闻发布会召开次数 |
|
|
|
15新闻发布会发布信息数 |
|
|
|
公开的 及时性 |
16.文件信息从生成到网上公开不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
17.超过2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
|
18.文件信息从生成到向公共查阅点报送不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
|
19.超过30个工作日的数量 |
|
|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1年发生数 |
|
申请情况 |
20.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 |
|
|
其中:⑴网上申请数 |
|
|
|
⑵当面申请数 |
|
|
|
⑶信函申请数 |
|
|
|
⑷其他形式申请数 |
|
|
|
申请处 理情况 |
21.对申请的答复数 |
|
|
其中:⑴同意公开答复数 |
|
|
|
⑵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
|
|
|
⑶否决公开答复数 |
|
|
|
其中:①信息不存在数 |
|
|
|
②申请内容不明数 |
|
|
|
③涉密免于公开数 |
|
|
|
④其他原因数 |
|
|
四、行政复议和诉讼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1年发生数 |
|
行政复议 |
22.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复议申请数 |
|
|
其中:⑴受理数 |
|
|
|
其中:①办结数 |
|
|
|
其中:Ⅰ维持行为数 |
|
|
|
Ⅱ纠错数 |
|
|
|
行政诉讼 |
23.与信息公开事务相关的行政诉讼案件数 |
|
|
五、收费和减免情况
指 标 |
累计数 |
11年发生数 |
|
收 费 |
24.与信息公开相关的收费金额 |
|
|
其中:⑴依申请提供政府信息收取复印、递送等成本费用数 |
|
|
|
⑵其他费用金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