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在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一的正确领导下,我们街道始终把政务公开工作当作一件大事、要事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推动政务公开的全面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强化领导,健全政务公开的组织体系。
政务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为确保此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从强化组织领导入手,狠抓了街道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由街道主任任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并下设办公室。各村、社区都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形成了街道、村、社区齐抓共管,遍及各领域的政务公开组织体系,为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加大资金投入,抓好政务中心标准化建设。
为推进街道政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创建一流的便民服务平台,在街道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投资30多万元,新建了两个政务服务大厅。购置了两台电子滚动大屏幕,两台电子信息触摸屏,两台电子打印扫描一体机,二十多台电脑等硬件办公设备。实行全程开放式办公和透明化运行,优化办事流程,极大地文凭了办事群众,避免了群众多跑路、跑弯路的现象发生。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
三、突出重点,拓宽政务公开的内容
政务公开工作内容涉面广、情况复杂,为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我们始终坚持“真正公正,注重实效、有利于监督”的原则,在努力拓宽政务公开工作内容的同时,重点狠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公开:
(一)围绕政策和决策抓公开。首先是对上级政策,只要是与群众利益相关的,必须公开;只要是涉及行政许可的,必须公开;只要是应该人人遵守的,必须公开;只要是涉及行政许可的,必须公开;只要是应该需要社会监督的,必须公开;只要是应该人人遵守的,必须公开。几年来我们每年对粮食直补、粮种补贴、降低农业税率等一系列保护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政策通过电视、广播、会议、文件、公开栏、公开信等形式面向社会全面公开、层层公开、广泛公开。促进了此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同时,我们还以地街道长远发展规划、年度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重点基本建设、重要工作开展等决策情况全面公开,促进了街道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围绕村务公开。近几年,我们始终围绕落实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监督权作文章,不断开拓创新。首先是规范了村务公开的内容。重点狠抓了财务收支情况公开,农民负担费用公开,土地征用补偿公开,计生指标公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情况公开,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公开,村干部责任目标及工资报酬情况公开,种粮直补和良种补贴标准公开,重点村务活动公开。其次是完善公开的形式。各村在交通要道、集居点设立了一个固定的永久性村务公开栏,并辅以广播、公开信等形式进行公开。为了使村务公开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我们狠抓了监督机制的完善。一是实行依法监督,将村务公开贯穿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之中,极大地调动了村民参政议政热情。二是街道抽调机关干部,不定期对村务公开进行监督检查。三是实行群众监督,各村都推选一定数量的群众设立了村理财小组,重点监督村财务收支情况,监督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情况。
(三)围绕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抓公开。为了增强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农收费部门行为的透明度,近几年来,我们街道按照统一公示内容、公示范围、公示形式的要求,做到了全面公开,不留死角。对所有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通过公示牌向社会进行了公开。群众公开交费、明白交费、放心交费,从而确保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从源头上遏制了部门 “三乱”行为。
(四)围绕热点和难点抓公开。近几年来,我们在全面落实各项政务公开工作的同时,还突出狠抓了群众关注较多、反映较强、疑虑较多的热点、难点问题的公开。一是招投标公开。街道办事处规定,凡是村以上的重大工程或重点建设项目,都要分级面向社会实行公开招投标,决不允许不公开、半公开、假公开,搞“暗箱操作”。今年我们对三个新村办公场所进行了公开招投村标。对村村通公路的建设进行了公开招投标。确保公平、公开、公正。
四、探索形式,构筑政务公开的立体网络。
为了增强政务公开的深度和广度,确保政务公开取得实效,近向年来,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了一些政务公开的有效形式。一是栏、板、墙公开形式。如政务公开栏、政务公开板、政务公开墙等。二是传媒公开形式。如利用电视、广播进行公开等。三是资料公开形式。如编发办事指南、会议通报、公开信、《农民负担明白卡》等。四是活动公开形式。如召开各种会议,座谈、设置举报箱等。通过上述形式,基本构筑起了全街政务公开网络,使政务公开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确保了我街政务公开工作的实际成效。
五、强化责任,加强政务公开的考核监督。
政务公开没有责任,就难以开展,没有监督,就难以落实,就会流于形式。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从强化工作责任入手,抓好“四个结合”加强政务公开的监督考核。一是把政务公开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二是把政务公开与社会服务承诺相结合;三是把政务公开与开展行风评议相结合;四是把政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
六、政务公开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政务公开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街道始终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来落实,不断完善和规范政务公开制度。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收到了良好成效。
(一)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政务公开,单位增加一压力,工作增大了透明度。干部、职工更加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加强了自身的约束,办事效率提高了,工作作风更加扎实。
(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通过政务公开,树立了良好的单位形象。群众明白了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和条件,理解多了,政策执行落实好了,真正给干部一个清白,给老百姓一个明白,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减少了上访量、上访量降低了60%。
(三)加强了民主政治建设,促进了依法行政。政务公开强化了社会监督,铲除了滋生腐败的土壤,增强了政务人员的自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我们街道的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和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单位领导更换频繁,少数单位和领导认识不够;政务公开的内容更换不及时等,在以后的工作,将进步加大督促检查力度,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把政务公开工作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