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医生服务沟通培训
为增强服务理念,保障服务品质,提高医疗风险管控能力, 5月29日下午,在机关六楼会议室,由精神文明办组织开展医生服务沟通培训。此次培训由脑外科郑玉坤医生主讲,临床、医技科室近60名医生参加,培训旨在强化医务人员沟通技巧,提升纠纷防范处置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加强沟通能力是当前医生的必修课。在培训讲座上,郑玉坤医生讲述了医患关系现状,解读作为医生应该怎样和病人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病情和治愈疾病。郑医生结合多年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纠纷处置经验以及接待的真实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医患关系发展形势、医疗风险防范体系的建立、安全管理与风险防范”等内容,阐述了当前诊疗活动中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沟通不仅仅是谈话,病人对医者有殷切的期盼,有敏锐的观察。他们对医者不仅要“听其言”,而且要“观其行”。病人就诊时,特别渴望医护人员的关爱和体贴,因而对医护人员的语言、表情、动作姿态、行为方式极为敏感和关注。如果医护人员稍有疏忽,就容易引起误解,甚至诱发医患纠纷。此时来到医生面前最希望看到的是:医生礼貌而适度的热情迎接,自然轻松的真诚神情,而最忌医生对病人的全身打量、表情淡漠或藐视的神情,医师注视着病人时,眼神应向病人传递同情和关爱。仔细聆听也是沟通的关键,也许医务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受自己的情绪状态的影响,常常忽视对患者的倾听和心理回应。而实际上,医务人员积极耐心聆听病人的诉说,对于病人心理上来说是一种释放和安慰。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除了是一名医生外,也是耐心的聆听者,而且通过重复病人的话语,点头示意理解或拍拍患者肩膀等方式表示同情和理解。当病人知道医生正试着从病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感受时,他们会更加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
郑玉坤医生用图文并茂授课方式,由浅入深的将亲身经历的生动故事和贴近医务工作者日常的细节进行指导,令人在豁然开朗之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医务人员在轻松聆听的同时不知不觉间,一个个深刻的理念己然根植于心,从中获得启迪。
郑玉坤医生说:“如果日常工作中医生能恰当有效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不但可以对医患冲突解决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良好的沟通也可以大大减少医患矛盾。也是医生保护自己的方式。改变医疗环境就是要从你我做起,从关心患者做起,从一句简短而温馨的问候做起”。大家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与启发,更多的是思考和自省,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不断地加强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努力从人文医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医患关系,掌握沟通的艺术,构建和谐互信的医患关系。
核医学礼仪培训
最后,精神文明办张颖主任结合医疗服务工作情况,强调了“医患沟通、换位思考、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要求我院医务人员规范诊疗行为,增强沟通意识,掌握沟通技巧,做好日常诊疗风险防范,促进医疗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