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人民医院竭诚为您服务!

服务热线:
0432-62522625

把握学科发展方向 加快特色科室建设
发布人: 发布时间: 2022-07-29 13:25

把握学科发展方向  加快特色科室建设

---记循环科三病区

循环科三病区位于内科楼5楼,是吉林省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吉林省医药学院实习医生定点科室,吉林市护理学科生产实习基地。全科现共有医生12人,护士25人,心脏康复医师1人,其中博士学历1人,硕士学历4人。科室由中青年骨干医师及优秀的护理团队组成,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

循环科三病区主任冯星,医学博士,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吉林市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东北三省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病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市冠心病介入质控中心委员,吉林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曾先后到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和北京朝阳医院进修学习,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熟练掌握冠脉介入、心脏起搏器、射频消融术等先进介入治疗手段,有着丰富的临床急诊、急救经验,挽救了大量患者的生命。冯星主任根据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提出为患者制定从治病到康复全方位治疗处方,解决了心脏病人反复发病,反复住院的困扰。使心脏病人能够合理用药、有效预防,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并通过开设网络平台,对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及免费咨询等,受到患者的好评。循环科三病区始终秉承着“以人为本,身心健康”理念,理解病人疾苦,了解病人需求,在“满意服务”基础上,努力做到“感动服务”;通过强化内涵建设,打造循环科三病区特色医疗和特色服务品牌。

l  科室坏境

循环科三病区现有床位数72张,依据病情需要,分别设有VIP病房、双人间及三人间,每个房间内均配有独立卫浴及坐便,极大方便了患者住院治疗。疗区还设有心血管重症监护病房(CCU),配有国际标准的悬臂式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可进行床旁心电、血压、血氧、呼吸监测,并配有心脏临时起搏器、电除颤、有创监测、无创呼吸机等重症病人所需的医疗设备,为各种心血管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提供了有效保障。

l  介入治疗

冯星主任带领循环科三病区介入团队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等介入治疗,已使众多患者获益。“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为了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率,循环科三病区特别开展了急诊介入绿色通道,极大的缩短了患者从就诊到闭塞血管开通的时间,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了数百例急性心梗患者的生命,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心梗后心衰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永久起搏器植入方面,为方便广大患者,循环科三病区随时为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进行起搏器程控及随访,检测起搏器的工作情况及电池剩余电量,真正实现了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l 药物治疗

    常言道,“内科调药,外科动刀”,循环科三病区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方面有独到造诣。冯星主任凭借二十多年来的临床经验,带领全科医生,以指南为依据,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做到“一患者一处方”,使众多患者康复出院时拿到个性化治疗意见,并跟踪随访,使患者满意率达99%以上。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治上,冯星主任总结了一整套治疗方案,针对不同心力衰竭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使心衰患者住院好转率达到95%以上。科室几年来建立了患者的“健康生命网”体系,为慢性心衰患者系统治疗提供了详细的、完整的、个体化的诊治方案,近半年来又开展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心脏康复治疗,极大地改善了心衰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这一体系的建立在全市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大型公益患教讲课

所谓“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的正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为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意识,针对在疗区住院的患者及家属,科室每周二、周四坚持开展心脏病健康普及讲座,内容包含有高血压的防治、冠心病的治疗、心脏康复、心律失常知识,以及心血管的急救常识等内容。现已开展3年之久,使患者在住院期间,既治了“心脏病”,又学会了如何防病保健。冯星主任的理念:不仅对患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使来科住院患者达到治疗和预防一举两得的功效,同时也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与和谐。

微信公众平台

    在提高患者健康意识方面,心血管内三科不仅定期举办公益讲座,同时也创建了微信公众平台,即“循环三科心康管家”。平台每天都会发布健康小常识,提高患者的日常康复及保健能力,指导患者积极祛除不良生活习惯,力求患者在出院时达到疾病康复和预防保健双丰收;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网上留言的形式向医生咨询疾病的诊疗情况,让患者动动手指就可以足不出户和主治医生交流,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随访及再就医。

优质服务

循环科三病区始终秉承“一流设备、过硬技术、优质服务、双心健康”的科室理念,在设备优良、技术过硬的基础上,打造出:以我“真心、细心、耐心”,换您“放心、安心、舒心”的患者满意团队。科室开展“优质服务竞赛活动”,每年组织评选“最佳满意医生”和“最佳满意护士”活动,均由住院患者不记名投票,以患者满意度作为评选标准,真正做到 “患者待我如朋友,我待患者如亲人”的和谐医患关系,患者对此赞不绝口。在评选中,顾继新医生被评为全院“十佳满意医生”。

业务科研方面

科室坚持每周五业务学习,科里医生轮流讲课,并开展病例讨论,始终将业务水平提高作为考核标准,每年科室评选年度“技术最硬医生奖”和“技术最硬护士奖”,把奖励与年度奖金挂钩,激励医生、护士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为更好践行循证医学理念,心血管内三科参与科研项目申报,并建立临床实验室。利用财政经费购买实验设备,承担多项IV期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开展多项心肌损伤方面的研究,如有氧运动在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后康复作用的研究;CaN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调控作用的实验研究,以及高血压基因检测的研究等等。科室还与国内大型心脏中心开展学术交流、输送人才培养等项目,确保同步掌握国内最新研究动向,使学科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心脏康复

心脏康复是心血管内三科近2年开展的特色治疗,心脏康复治疗可从根本上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脏病猝死事件的发生,预防心衰并减少患者的再住院率,在国内也是近几年新开展的治疗方法。目前循环科三病区心脏康复配有世界最先进的瑞士产席勒“心肺运动测试系统”,这套系统无创、客观、定量地评估患者心肺功能并检测运动中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发生及严重程度。通过这套系统检测得到的肺脏储备功能、心脏运动能力及运动安全性,对于患有心肌梗死、心脏支架植入术后以及心衰的患者具有极好的临床指导意义,对于心肌缺血潜在风险的检出及确诊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否与心脏相关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其检测结果国际上公认。

心脏康复室配有专职医疗技术人员,指导心肌梗死患者、心脏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以及心衰患者做安全、有效、科学的有氧运动,经过心脏康复训练的患者,心脏功能及体能明显提高,并能消除因运动产生的顾虑,保持运动带来的愉悦心情,及时发现运动中的风险,避免心脏性猝死风险。通过心脏康复使更多的心脏病人恢复体力、回归正常人生活质量。胡大一教授就曾经说过:如果把经过治疗的心脏比喻为大修过的汽车,那么心脏康复就是“大修”后的保养,没有心脏康复的治疗都是残缺的!心脏康复治疗是根据患者的个体化情况制定心脏病人五大处方: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养处方、戒烟处方、心理处方。通过“五大处方”指导患者全方位管理自己,从而大大降低了心脏病的复发。因此说“心脏康复”治疗是心脏病人最完美的治疗。

目前循环科三病区在冯星主任带领下,她们在吉林市首开先河,开展心脏康复治疗,并进行心肺功能评估及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的心脏康复治疗,使众多患者获益。目前吉林市人民医院已成为全国首批27家“支架人生俱乐部”挂牌单位之一。2016年7月16日,中国心脏联盟主席胡大一教授在北京亲自为冯星主任授牌,肯定了其在心脏康复方面取得的成绩。

循环科三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将始终以患者的健康和利益为中心,为更多的心血管患者送去健康、送去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