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是指以人体医学评估为基础,通过五大核心处方(药物治疗、运动训练、营养调理、心理行为、戒烟)协同、有目的综合干预,为心脏病患者提供人体结构与功能改善,体力与精神优化,并预防心血管事件再次发生。适用于各类心脏病人。对于心肌梗死的患者,可以降低梗死后全因死亡率达45%,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心脏康复治疗的患者5年病死率较非康复患者减少34%。
在过去的40年,心脏康复从一个监督患者安全地进行体力活动的简单模式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综合学科计划。心脏康复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进程,能减低急性缺血性冠脉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心衰患者的再住院率及死亡率,可以减低高血压患者血压,等等。科学合理地制定心脏病患者药物治疗最优方案,营养咨询,运动训练的危险分层,以及血压、血糖、血脂的指标达标是心脏康复的关键所在。我市首家“心脏康复中心”在吉林市人民医院成立,6年来,为心脏病患者提供心脏康复评估及运动训练指导千余例,并于2019年经考核后被授予“国家级心脏康复标准中心”。
吉林市人民医院心脏康复中心配备专门的评估室、康复室,拥有世界先进的“心肺运动测试系统”,通过无创、客观、定量地检测运动过程中无氧阈值,明确心肺储备功能及是否存在潜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风险,对患有心肌梗死、心脏支架术后以及心衰患者运动风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其检测结果得到国际公认。对于心功能特别差的患者可以采用六分钟步行测试系统进行评估。人民医院心脏康复治疗设施一应俱全,有体外反搏、卧位踏车、恒定功率踏车、四肢联动训练、呼吸康复训练仪、阻抗训练设备、远程居家心率带、蓝牙血压监测设备等。并配有专职心脏康复医生和康复护士。
心脏康复治疗的目标是提高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脏病猝死事件的发生,预防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降低再住院率。该中心已开展从住院-出院-门诊全程的I、II期及居家III期心脏康复,覆盖心脏病康复全过程。
I期心脏康复是指在患者急性发病入院开始至整个住院期间进行的循序渐进的辅助治疗计划,以指导患者逐步康复,包括急性期后疾病评估(包括术后评估)、服药指导、心理评估、营养指导、健康宣教、预防复发在内的全方位的心脏康复指导,旨在帮助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活动,减少卧床带来的机体、心理不利影响。
II期心脏康复是指急性疾病恢复期,一般在出院后2-12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的以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为目的康复治疗,包括被动或主动康复运动训练。体外反搏治疗是一种可有效促进缺血心肌灌注及改善微循环的被动训练方式,不增加患者心脏的负荷,是II期心脏康复早期首选的绿色康复疗法,随着心脏供血及心功能逐渐恢复,再逐渐增加运动量,从而过渡到完全主动康复运动训练,最终达到心脏功能的完全恢复。
III期心脏康复是II期心脏康复的巩固,一般在出院后6-12周以后,持续3-6个月,患者在专业心脏康复医生指导下进行居家运动康复,同时佩戴居家穿戴设备进行精准指导运动强度,确保科学安全心脏康复,并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指导,并逐渐增加运动量,达到最佳运动康复效果。还可以为患者提供营养、戒烟、心理等方面健康咨询。
吉林市人民医院心脏康复中心自成立以来承办心脏康复专题研讨会已经三届,累积参会人数超1000人,邀请国内知名专家莅临讲学,为推动吉林市心脏康复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成立“支架人生俱乐部”,为全国首批27家挂牌单位之一,现有注册成员500余人,均为冠心病心脏支架术后患者。至今已连续举办10余届大型患教活动。并通过开设微信网络平台、微信交流随访群、心脏介入随访门诊、心脏康复门诊等多种途径,宣传心脏健康知识,进行免费咨询随访,实现心脏病人从预防-治疗-康复一体化的全程医疗新模式。
吉林市人民医院心脏康复中心始终秉承“一流设备、过硬技术、优质服务、双心健康”的科室理念,在设备优良、技术过硬的基础上,做到“细心、精心、用心、称心”。打造出“以我真心、关心、耐心,换您放心、安心、舒心”的患者满意团队。